25日,记者在北京市区见到正在找工作的田某(24岁),他说有一首“代表年轻人心声的歌”并播放给记者听,歌词中就包含上述内容。上月,这首作者不详、歌名叫《阳光开朗孔乙己》的歌曲被发布到中国视频平台哔哩哔哩上,播放量超过了400万次,但视频很快就被下架删除。
孔乙己是鲁迅同名小说(1918年创作)中的主人公,是一名清末时期迂腐的知识分子。孔乙己虽穿着象征“高官身份”的长衫,实则是在酒馆里上不了桌,只能像零工一样站着喝酒的穷鬼。在中国,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们经历今年严重的就业困难后,将自己比作孔乙己撰写文章或制作歌曲。他们在社交媒体发布哀叹处境的文章则被称为“孔乙己文学”。
中国年轻人表示:“努力学习最终却成了孔乙己。”在微博(中国版推特)上,网友写道:“如果我没有上过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地去打螺丝”,“长辈说‘没能上大学’时,我们没有嘲笑他们。他们反倒嘲讽我们,‘大学毕业了也没能出人头地’。”且点击量都高达数千万次。“孔乙己文学”还一度登上了中国版NAVER百度人气检索词的第一名。正在上海找工作的张某(22岁)表示:“中国大学生在新冠封锁期间,被迫靠疯话文学(不符合逻辑消解感情的文字)缓解压力,或者选择躺平,毕业后就沦落为了孔乙己。”
受学历通胀、IT企业裁员、低增长时代的影响,中国的高学历青年正经历史上最糟糕的就业困难。3月,青年(16-24岁)失业率达到19.6%,是继去年7月之后的历史第二高。就连中国顶级名校清华大学去年10月毕业的8000多名学生中,仅62%成功就业。据推测,全中国今年将迎来史上最多的1158万名大学毕业生和100万名海归进入已经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新冠疫情期间累积的失业者也涌向了就业市场。
目前,中国政府正在开展“反孔乙己”运动。中国官媒CCTV接连报道了大学生摆摊卖小吃,种植水果等通过低熟练度的工作赚钱,而非在专业领域积累经验的事例。上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还谴责年轻的毕业生拒绝“进工厂拧螺丝”,并称:“脱下正装,挽起袖子,到农村去。”
撰写孔乙己文学的年轻一代和上一代人之间的矛盾正在升级。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了“年轻人眼高手低挑事情做”的言论。最近,中国最大的汽车玻璃企业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在接受采访时,谴责孔乙己文学称:“中国年轻人不愿去制造业。”中国年轻人反驳称:“我们不是不想脱掉长衫,只是希望找到保障最低待遇的工作。”最近,“长衫脱了,工作在哪儿”这句流行语在中国网络上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