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媒体从社民党(SPD)总理维利·勃兰特1969年开始实施的“东进政策(Ostpolitik)”里找到了事件的起源。作为改善与俄罗斯关系的经济合作项目的组成部分,开始进行西伯利亚天然气开发。德国提供技术和资本,俄罗斯用天然气偿还。这给德国的钢铁、化学大企业和大型金融机构带来了甜蜜的商业机会。经历1970年代的石油风波后,德国左派政治圈甚至产生了“俄罗斯比中东更可靠”的意识。以此为契机,正式开始进口俄罗斯产天然气。
《明镜》写道:“1991年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已经达到33%。无论左右派,所有政权都只看到了机遇,而不是危险。”进入21世纪后,还启动了直接连接起俄罗斯和德国,以更低廉的价格运输更多天然气的北溪项目。该媒体说:“北溪最初就是始于普京的想法,一直由他的亲信掌控业务。”暗示普京总统可能从一开始就将北溪策划成了针对德国的“地缘政治武器”。
东欧地区有人警告称:“俄罗斯会试图用天然气和石油分裂欧洲。”美国也建议说:“要实现天然气进口源的多元化。”但德国却置之不理。《明镜》周刊表示:“在此背景下,德国错误地相信俄罗斯天然气不管受到什么政治影响都会持续供应,德国绝对不依赖于俄罗斯的天然气。德国没有看到普京会恶意利用这一事实。”
该媒体还批评了德国政府的政策和产业界的问题。廉价天然气充斥后,德国政府草率地推进能源市场自由化,放弃了政府政策“稳定能源供应”的作用。日本发生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受去核电舆论的影响,德国果断关闭了核电站。此外,在采纳激进的环保能源转换目标后,在没有制定实现这一目标的“总体规划”的情况下,盲目地依赖天然气。企业和投资者们只顾着用廉价的俄罗斯产天然气赚取高利润,毫不关心德国产业和能源基础设施失去自力更生的能力。取得风力发电许可需要5-6年,由于高压输电网不足,出现了北部的剩余电力无法运往南部工业区的情况。
俄罗斯最近把对德国的天然气供应量降低到了原来的40%。虽然借口是“设备问题”,但大部分人认为此举是对参与对俄经济制裁和援助乌克兰的报复。如果该措施长期化,不仅是发电和供暖,化学企业的原料供应也会受到很大打击。《明镜》得出结论说:“主张俄罗斯是值得信赖的伙伴,政治和经济是两码事——这是‘世纪谎言(Lebenslüge)’。现在,德国为自己犯的错误收到了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