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荷兰共同参与了美国的对华限制。13日,彭博社报道称:“日本和荷兰将禁止向中国出口14纳米(1纳米=10亿分之1米)以下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被逼入困境的中国向WTO(世界贸易组织)起诉了美国,并制定了规模达18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万亿元)的半导体支援法。
美中对立的火势烧到了被称为“尖端产业之米”的半导体产业,各国都加紧在半导体供应链上采取行动。世界半导体产业的地形图将发生怎样的改变,韩国又应该谋求怎样的对策?14日,本报记者对介绍半导体起源和各国围绕半导体的关系的《芯片战》作者、美国塔夫茨大学教授克里斯·米勒进行了视频采访。该书被《金融时报》评选年度经营类书籍。
- 在过去,半导体一直是产业、经济术语,但最近在政治、外交层面上更常提及。这是为什么呢?
“芯片最初登场时是用在导弹诱导装置上的。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企业只生产用于智能手机和消费用IT设备上的半导体,而忘记了它在军事用途上的重要性。但在过去十年间,随着两种动向的出现,半导体重新站到了政治和安全舞台的中央。一是中国出于军事目的开发半导体并崛起,二是台湾受到中国的进攻威胁,人们开始担忧芯片供应的安全性。”
米勒在《芯片战》中称半导体是国家之间霸权竞争的核心因素。占据最尖端半导体的国家就拥有军事优势。实际上,在冷战时期,美国开发出搭载高性能半导体的精密打击用导弹,并得以在与苏联的军备竞争中胜出。他表示,最近军事领域接入人工智能,半导体支撑的算力对下一代军事系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美国深知半导体将决定世界经济格局和地缘政治力量均衡,于是开始全面牵制中国的力量。
- 美国通过禁止出口半导体设备等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美国的目的是什么?
“过去十年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尤其是NAND闪存等半导体存储器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之相反,在尖端系统半导体制造领域却依然落后。美国经过漫长的探讨后得出结论,如果现在不采取措施,很快就会被中国追平差距。美国希望通过限制规定拖慢中国半导体的发展速度,维系当前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半导体限制将影响中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并成为牵制中国军事力量增强的手段。”
- 如果中国的半导体增长会构成威胁,为何美国不更早开始限制中国?
“现在美国内部有一项争论,从邓小平时期开始,在过去的四十年间,美国是否过分支持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技术发展。在1990至2000年代,美国为帮助中国付出了不少努力,向中国转移了很多技术。但中国的做法却与预想的不同。尤其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掌权后,在包括外交在内的主要政策方面都没有遵守现有秩序。现在的美中关系与2000年相比有很多不同之处。”
美国将继续限制
- 美国虽然禁止向中国出口尖端半导体设备和人工智能芯片,但允许出口性能较低的芯片和半导体存储器。以这种方式能达到限制效果吗?
“核心要点是停止出口制造半导体的设备。半导体设备公司在全球只有寥寥几家。中国难以找到可替代的供应商,又不可能自制。而允许对华出口除最尖端以外的半导体是为了提高中国对海外半导体的依赖度。在全球获得最尖端芯片供应的过程中,中国将因为限制规定而更加依赖效率低下、性能低下的旧芯片。”他称这种限制规定是“卡脖子”(choke)。
- 美国对中国半导体的限制将持续到什么时候?
“只要美国认为中国的地缘政治、军事威胁持续存在,限制规定也将一直持续下去。换句话说,中国不改变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继续威胁台湾,限制规定就会一直持续。半导体限制是为了阻挡中国的力量。”
美国的限制规定有望缓解韩国的竞争
- 中国是韩国半导体产业最大的市场。针对中国的半导体限制会对韩国产生何种影响?
“过去几年间,中国在半导体产业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这对全世界半导体产业产生了积极影响。YMTC、CXMT(长鑫存储)等中国半导体企业也随之崛起。但它们对韩国企业构成了长期的威胁。如果限制规定阻断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成长,韩国企业在半导体存储器领域面临的竞争将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中国虽然会采取措施扩大投资,大力推动本国半导体企业,但因为与世界市场的技术差距过大,(实现半导体自立)并非易事。至少要苦战五到十年,即便如此还是无法赶上三星电子和台湾TSMC等拥有尖端技术的公司。”
- 美国正在推进与韩国、日本、台湾成立半导体同盟“Chip 4”。通过Chip 4能做些什么?
“Chip 4并非强势的同盟或条约的形态,可以看做是共享和讨论半导体相关信息的论坛或对话场所。目的是在当前持续变化的半导体产业和限制规定中维持均衡,避免给某一个国家或企业造成过度的损失。在Chip 4里,如果美国、韩国、日本、台湾就半导体产业开展有效的协调,那将成为最合理的对华政策。”
美国无法独立构建半导体自给网络
- 最近,美国吸引台湾TSMC、韩国三星电子等大型半导体企业在美设新工厂,开始构筑半导体自给网络。美国这样做的目标是什么?
“我不认为美国当真想要构建自己的半导体供应链。美国政府也没有使用‘半导体自给网络’(self-sufficiency)这样的表达。尖端半导体产业需要多个国家和多家企业的专业性某一家企业或某一个国家无法独立完成从设计、原材料供应、生产到代工(委托生产)的尖端半导体生产的全部环节。但最近许多国家担忧台湾的地缘政治危机,有意分散集中在台湾的半导体生产结构。如果中国攻击台湾,经济打击将不可估量。因此,有必要在台湾海峡以外的地方构建尖端芯片生产能力。”
- 半导体是一个依靠全球分工运作的产业。美国负责设计,日本提供材料,韩国和台湾制造尖端芯片。而需要用到无数半导体的IT设备组装工作主要在中国和东南亚进行。那么,今后全球半导体供应链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本月初,在TSMC的美国亚利桑那工厂设备进厂仪式上,TSMC创始人张忠谋表示,‘全球化已经结束’。我认为他没有讲到正确的概念。除中国以外,现有的半导体供应链不会发生太大变化。仍然是日本提供材料,韩国和台湾生产,主要在东南亚进行完成品组装。但从长期来看,随着技术发达和生产成本降低,东南亚的IT设备组装工作有可能转移至到韩国、台湾、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
- 随着三星电子、TSMC等企业在美进行大规模投资,韩国和台湾有舆论担忧,“本国半导体产业是否会被美国抢走”。
“不会的。今后,三星电子和TSMC仍将在本国开发最先进的技术。以韩国为例,具备生产半导体存储器和相当规模的系统半导体的优质条件。这是其他国家无法取代的。韩国和台湾深受全球所有领先企业的青睐。美国的目标非常明确。而面临与此前不同环境的就只有中国自己。”
☞克里斯·米勒(Chris Miller)
美国国内新晋人气经济史学家兼教授。在美国历史最悠久的外交安全专业研究生院—美国马萨诸塞州塔夫茨大学弗莱彻学院教授国际历史。他目前担任美国外交政策研究所(FPRI)欧亚项目局长。他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俄罗斯和土耳其,中国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的主要变化,美国、中国、东亚围绕半导体的政治、外交。他在哈佛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在耶鲁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