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正在迅速渗透进入韩国市场。这与过去上海汽车收购双龙汽车或一些中国品牌直接在韩国市场推出产品的方式不同。在美中矛盾和全球供应链重组的情况下,出现了中国企业为了挂上“韩国制造”的招牌,选择以委托生产方式间接进军的案例。此外,像中国电动汽车排名第一的比亚迪(BYD)这样的企业考虑到韩国国内的反华情绪,采取了隐瞒自己品牌,只转移和销售核心技术的“品牌化”战略来攻占韩国市场。
雷诺韩国因内需销售不振,年产量30万辆左右的釜山工厂开工率只有50%左右。因此,Polestar表示将在釜山工厂制造的电动汽车数量对雷诺韩国来说可谓是久旱逢甘霖。这将有助于合作企业和地区经济。据悉,之所以能够实现委托生产,是因为中国吉利汽车是拥有雷诺韩国34%股份的第二大股东。缺乏订单的雷诺韩国和需要中国以外生产基地的Polestar的利害关系是一致的。
通过“韩国制造”的电动汽车,Polestar不仅可以提高韩国市场的竞争力,还可以提高对美出口价格的竞争力,有望取得一石二鸟的效果。中国产汽车出口到美国时将被征收27.5%的高关税,而韩国可以通过FTA回避这种限制。
雷诺韩国正在与法国雷诺集团、吉利汽车联合开发新一代电动混合动力车。在釜山工厂进行生产,用雷诺韩国的品牌在韩国国内销售,还作为“韩国制造”出口。但吉利和沃尔沃提供了平台等核心技术。
作为电动汽车核心的电池领域也不例外。世界最大的钴开采企业——中国华友钴业等电池材料企业与POSCO Future M、LG化学等韩国企业联手在国内建设工厂。很多分析认为,这也是为了用“韩国制造”的招牌代替中国制造。
不标榜品牌的比亚迪
本月2日,中国电动汽车排名第一的比亚迪决定共同开发KG Mobility(原双龙汽车)的新一代混合动力汽车,并在昌原建设电池包工厂。对此,业界认为这是比亚迪进军韩国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信号弹。因为虽然这款车以KG品牌上市,但比亚迪主导的电池和混合动力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在汽车价格中的占比超过了一半。汽车业界很多人认为,没有电动汽车开发经验的KG Mobility实际上是从比亚迪购买核心零部件。
有分析认为,比亚迪之所以与KG联手,是因为他们认为隐藏中国品牌会更好。考虑到韩国国内消费者的反华情绪,比亚迪认为间接进军韩国轿车市场更好。比亚迪今年在电动汽车人气低于韩国但反华情绪不强的日本接连开设专卖店推出产品。在韩国国内,还与大企业GS Global携手,只在可以不太考虑消费者情绪的公交车、卡车等商用车市场积极展开营销。
专家指出,如果韩国国内企业不想止步于单纯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进军的跳板,就必须拥有自主技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韩国国内汽车系教授表示:“在电动汽车时代,如果没有现代汽车和起亚,就很难与中国企业竞争。为了不止步于中国汽车的生产基地,不仅要考虑眼前的销售,还要着手开发10年后电动汽车下一阶段的领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