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上海的封城令,像广达一样生产受阻的苹果零部件及组装企业就多达31家。如果加上受到封锁直接或间接影响的上海周边的江苏省(79家)、浙江省(7家)的企业,共有117家。美国投资公司Roof基金的调查显示,苹果85%的产品是在中国组装的。
苹果专家、TF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琪分析称,由于最近中国的新冠疫情封城,二季度苹果主要产品的出货量可能会骤减30-40%,就算找到替代供应商,出货量也将不可避免地下降15%-25%。其实,2日韩国苹果线上商店将大部分PC产品的配送所需时间改为1-2个月。苹果首席财务官(CFO)卢卡·马埃斯特里上月28日在电话会议中表示,由于供应链出现问题,二季度的销售额最多会下降80亿美元。也就是说,季度销售额的十分之一因上海封城而化为泡影。
上海封城引发的中国风险
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的中国为了防止新冠疫情扩散,一个多月来封锁了25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上海,进军中国的外国企业的损失正在迅速扩大。
上海是中国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年产汽车283万辆。受此次封城的影响,美国特斯拉、德国大众、日本马自达等海外主要汽车公司的工厂纷纷停产,从上月下旬开始部分重新启动。彭博社批评称:“停产一个多月的工厂想恢复到以前的水平,需要很长时间。尤其是特斯拉只有2周的零部件库存,如果合作企业不能顺利交货,生产线将再次停产。”
就算外资工厂重新开工,另一个课题是确保劳动力。台湾媒体报道说,在聚集了中国芯片劳动力40%(20多万人)的上海,芯片工厂甚至正在支付奖金以召集工人。据悉,台积电在上海下达封城令后,向当地工厂的2000名工人发放了床上用品。中国当局允许3M、巴斯夫、杜邦等企业的生产设施在上个月18日重新启动,但由于很多工人没有回归,仍然处于停滞状态。
农心、爱茉莉太平洋等在上海经营工厂的韩国企业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农心从3月28日封锁到上月中旬为止,停运了在上海的工厂,通过销售库存产品或增加中国沈阳工厂的生产来应对需求。只在中国上海经营工厂的爱茉莉太平洋从上月1日开始停产后,正在把韩国生产的产品运往中国进行销售。
为去中国化而烦恼的大科技
据悉,受上海封城的影响,一些外国企业正在考虑去中国化。香港《南华早报》(SCMP)1日指出:“苹果正在考虑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度,但中国对新冠疫情的封锁正在助长生产基地的转移“。越南和印度成为受关注的苹果供应链。”
苹果的核心合作企业台湾富士康正在培养的第二大生产基地——印度,是最受瞩目的中国替代国。今年在中国供应链不稳定的情况下,一季度富士康印度工厂的iPhone13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印度的优点是人工费和土地成本比中国低廉。IT业界相关人士表示:“由于日益上涨的人工费和政治风险,从去年年底起,日本佳能(相机)、普利司通(轮胎)等主要企业正在缩小生产设施,上海封城将加速跨国企业撤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