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民俗舞
韩国人对民俗舞最为熟悉。民俗舞如实地反映了农耕社会的生活状态,形式也比其他舞蹈更加自由。因为它不像宫廷舞和宗教舞那样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是自然而然地随风俗和自然的变化而发展。舞蹈等表演艺术来源于人的身体动作,因此,舞蹈记录了一些原始信息,例如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和精神状态。韩国的舞蹈大致可分为“宫廷舞、民俗舞、宗教舞”三种。其中,宫廷舞是在宫廷宴会上表演的舞蹈,宗教舞则是佛教仪式或巫舞的代言者。在漫长的岁月中,民俗舞由于历经了许多人的集体创作和修改,具备动作简单、富于活力的特点。另一方面,通过教坊(训练妓生的场所)流传下来的僧舞、剑舞、驱煞舞等舞蹈,经由当时艺人们的代代传承而变得更加规范,最后升华为艺术。我们想通过这个版面介绍几种有具有代表性的韩国民俗舞。为了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家借助了西方舞蹈样式,完成了Graphic collage的创作。
驱煞舞
驱煞舞流传于韩国南部地区。该舞蹈名称字面上意为“驱邪”或“解厄”,即消除天命之中的恶运。因含有咒术的意味,驱煞舞很容易被误作巫师所跳之舞。与其说该舞服务于宗教仪式,倒不如说是跳大神后的余兴节目,即人群为了娱乐聚集在一起跳的舞蹈。之后大约到了朝鲜时代末期,该舞蹈渐渐在妓生中流传。以此为契机,驱煞舞的艺术性也得到了提高。它的舞姿热切地倾诉着人间的喜怒哀乐,在教坊艺术中占据一席之位。该舞蹈又被称为“巾舞”,得名于用白巾不断重复划出线条而又解开的动作(寓意消灾解厄)。踮起脚尖的舞步看似简单,却精巧悦目。舞姬挥动手臂用白巾画出圆弧的动作,充满了女性的柔和美。舞姿主要表现人们悲伤的内心世界,给人以凄然之感。白色的衣裙、丝巾、簪子,看着这一身白衣的舞姬,不由让人联想到穿着白色芭蕾舞裙的女演员。当芭蕾舞女演员那踮起脚,尖仿佛在空中飞翔的舞姿浮现在脑海时,就不难理解驱煞舞所具有的悲凉的美感了。
僧舞
僧舞是最具代表性的韩国民俗舞蹈之一。表演时,舞者身披白色僧服上衣(长衫),肩搭红布(袈裟),头戴白帽(三角帽),脚穿传统的布袜尖儿。“僧舞”从名字上看,虽然像僧侣所跳之舞,而且也曾受到法舞(佛教仪式所使用的舞蹈)的影响,但它其实并不属于寺庙内的佛教仪式,而是最具代表性的教坊舞蹈。僧舞表达了人们对摆脱人间苦恼、达到超脱境界的渴望。它的舞姿时而平缓沉静,时而强劲有力,充分表现了韩国传统舞蹈“静中有动”的特征。舞蹈开头时着重表现人世间苦痛,之后则渐渐进入领悟真谛的涅槃之境,飘逸的长衫更是为整个舞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可以说,僧舞是以内在的感情变化引领发展的舞蹈,它善于以身体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来表现苦痛与矛盾冲突,这与Isadora Duncan的现代舞蹈理论相符合。Isadora Duncan认为,矛盾和苦痛深深地根植于人的精神和肉体。据此,她所倡导的现代舞蹈虽然表现形式自由多样,但本质上仍然传递了黑暗和苦痛之感,正如跳僧舞的舞姬那飘荡在虚空中的长衫袖一般。
农乐舞
农乐舞是最能体现韩国农耕文化的舞蹈。农民在从事繁重的农业劳动时,为了提高劳动者的兴致并鼓励大家齐心协力,会在闲暇时一同载歌载舞,农乐舞由此应运而生。该舞蹈的具体起源时间已无从考证,但大概出现在韩民族进入农耕社会的初期。农乐舞以轻快的打击乐演奏为主体。村里的男女老少聚在一处,一起喝酒跳舞作乐,因此农乐舞也可以说是一种街头文化。此外,在打击乐演奏中还被加入管乐器合奏,并由此衍生出游行、舞蹈等形式,堪称盛大的表演艺术。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农乐中也有“阵法”之说,即舞者在乐器的伴奏下排列成不同的队列或几何图形,再加上一边甩动帽子上的长飘带这一绝技,现场气氛往往十分热烈。农乐舞的舞姿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街舞中的霹雳舞(Break Dance)。在没有歌声,只有节奏的背景音乐下,舞者们在被称为“break ”的区域内展现旋转、快步跑跳等特殊技巧,很像最初的霹雳舞。也有说法认为,霹雳舞的出现实际上是受到了东方舞蹈动作的影响。如果你仔细看农乐舞甩象帽的动作,就会发现其中隐藏着霹雳舞中Headspin和Power move的影子。
假面舞
提到故事与戏剧元素相结合的民间艺术,首先想到的当属假面舞。顾名思义,假面舞是舞者头戴面具,扮演某种角色而跳的舞蹈,它与板索里并列为朝鲜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民间文化。演员扮演的人物形形色色,有仆从、两班、僧侣、巫师等等。其中,作为主角的仆从直言快语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语言就像即兴剧一样诙谐并充满智慧。假面舞融合了音乐、舞蹈和故事等元素,最初是宫中艺人们的专属舞蹈,之后逐渐转变为一种在民众中传播的综合艺术。在身份制度极其严格的时代,底层百姓往往通过假面舞针砭时弊,表达意见。
若细看其中的戏剧性元素,会发现其中有很多部分容易让人联想起西方的哑剧。哑剧起源于滑稽剧,最初的形态是在脸部上妆并对神和英雄进行讽刺,之后逐渐发展为没有对话、仅依靠动作姿势和脸部表情进行表演的剧种。哑剧采用小型戏剧的形式,并兼有即兴剧的形态,剧中的演员们像小丑那样化妆并戴着面具。在这些方面,假面舞与哑剧可谓是一脉相通。在过去那个身份制度极其严格的时代,假面舞作为唯一一种得到默许的时代讽刺剧,受到了民众热烈的追捧。即便到了现代社会,假面舞的元素仍然在年轻人的学院文化中有所保留。
韩国的群舞
韩国的群舞是一种抒发民众情感和愿望的舞蹈,寄寓着人们对宗教的领悟、战争胜利的喜悦和丰产丰收的希望。这种集体舞蹈与韩国秀丽的自然风景融为一体,宛如一幅优美动人的画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剑舞
剑舞是韩国国内现存的宫廷舞蹈中历史最久远的舞蹈,因为以剑为道具,所以也被称为剑器舞。剑舞起源于新罗王朝,特点是舞姿极具男性特征。此舞寄托着民众对战争胜利的愿望,故广为流传。朝鲜王朝后期,在庆尚南道的晋州与统营等地,剑舞由于被宫廷所属的官妓代代相传,其艺术性也逐渐增强。剑舞的舞姿之所以特别优美,是因为舞者在表演时身着朝鲜王朝时期的武士服,战笠、战服、红色战带、汗衫,加之剑器,使得舞者形象威武潇洒,极大地增强了视觉效果。作为剑舞的主要道具,剑器长短约26厘米,刀尖弯曲,刀柄为木制,长约1 3厘米。到了现代,剑柄被改造为可以使剑身自由转动的结构,大大地增强了舞蹈的动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包裹剑柄的红色绸缎与花线制成的剑穗精致美丽,更增添了舞姿的美感。表演时,四名舞者连续变换队形,相对或者相背着做出战斗动作,比任何一种韩国传统舞蹈都更加具有律动感。
铙钹舞
铙钹是一种形似Cymbals的圆形打击乐器,舞者在表演时两手执铙钹,以缓慢的步伐翩翩起舞。铙钹舞是韩国代表性的佛教舞蹈,旨在驱逐牛鬼蛇神,启发大众智慧。用黄铜制作的铙钹代替寺庙里的钟,是为了净化软弱或邪恶之人的灵魂。表演时,舞者双手执铙钹,时而前进时而后退,画“丁”字而舞,舞步矫健轻快。此舞以旋转时步伐自由、灵活、不受拘束为特征,僧侣可以自由变换舞姿。随着动作的反复,铙钹的方向会发生改变,因此,铙钹舞虽然看似无章可循,但整体效果却达到了协调优美的极致。铙钹舞作为一种佛教舞蹈,实质是利用肢体语言向佛祖祈愿,所以表演时铙钹一般不会置于腰部下方。在寺院中,闪亮的黄铜色铙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亮,与两片铙钹相击而发出的清脆明亮的声响相得益彰,寄寓着佛教徒们对达到大彻大悟境界的愿望。
巫舞
巫舞可谓是韩国宗教舞蹈中最为大众所熟悉的舞蹈,其作为萨满教巫术的一种形态,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流传。韩国的“巫舞”是巫师向神灵祈愿的祭祀仪式之一,一般以农乐(以京锣、长鼓、鼓等打击乐器演奏的韩国传统音乐)为背景音乐。萨满教在祭祀时,珍贵的食物被作为祭品献给神灵,歌舞则用来驱逐噩运。巫舞作为一种祈愿祭祀活动,不同地区形态与特征也各不相同。祭祀的目的是向神灵敬献村民的赤忱之心,于春季与秋季举行。祭祀大致分为丰农祭、丰渔祭两种,其中龙船巫祭作为丰渔祭的一种,主要用作祈愿船员的安全及丰收。在全罗南道的莞岛,祭
祀时,一般会同时进行龙船巫祭、巫师祈愿舞、农乐队演奏。摆满祭品的船舶上,农乐队欢快的演奏与巫舞,巫师华丽的巫术一同,呈现出蔚为壮观的场面。由于船员一般无法在陆地上参与红白喜事,所以这种祭祀也为全体船员提供了娱乐的机会,成为全村的盛典。
江江水月来(Gang-gang-sul-lae)
江江水月来(Gang-gang-sul-lae)是韩国女性的民俗游戏,在月光皎洁的夜晚,一群妇女们手牵着手围成圆圈,绕着圈子跳舞,主要在全罗南道海岸一带流行。舞蹈形式丰富多样,充满游戏元素。江江水月来歌节奏一般由缓到急,再由急到缓,各地区的歌词有所不同,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作为口口传唱的歌曲,Gang gangsullae歌没有正式的乐谱,其歌词寄托着平凡女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众人一边合唱Gang gangsullae歌,一边随着节奏的变换,围成圆圈不停转圈,这种欢乐的舞蹈,有帮助女性缓解生活压力的作用。此舞的基本形式是众人围成圆形顺时针跑动,由歌喉悦耳的人站在前面或中间位置领唱,其他女性则一边舞动,一边合唱Ganggangsullae歌的副歌部分。Ganggangsullae作为农村妇女们的集体游戏,寄托了农村女性质朴的愿望,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本文版权归PARADISE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