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罗马教皇厅如今却宣布,允许牧师给同性伴侣赐福,主动挑战了这项禁忌。在明知会遭到反对的情况下,仍做出这样的决定,其中包含了教会应该接受世界改变的苦思。教会不能盲目回避同性恋合法化的大趋势。但仍坚持反对同性婚姻的原则,而是采取了折衷立场称,同性恋者也是上帝的子女,有权得到赐福。
▶而这也不是天主教会第一次接纳世界的改变。作为天主教象征的教皇角色本身也一直在随着时代变化。在中世纪,有许多教皇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是宗教慈爱的象征,而是严酷的君主。16世纪,教皇西克斯图斯五世用绞刑来统治生活在教皇国的平民。“教皇在享有教会权力和政治权力的同时,还有资格享受荣华富贵”,因此还有教皇会佩戴作为象征的三重冠。1870年,统一意大利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在夺取教皇国后,教皇这超乎想象的滔天权势才宣告终结。
▶在那之后,重新寻找定位的教皇厅将目光放在了席卷欧洲的工业革命上。1891年,教皇利奥十三世发表《劳工通谕》称,童工和长时间劳动是违背神旨的不道德行为。它被称为“新社会经济秩序的大宪章”,也是天主教会积极接纳世界变化的案例。1962年,约翰二十三世召开第二次梵蒂冈大公会议时,更进一步表示:“教会太热了。得换换气才行”,强调教会要跟上世界变化的脚步。
▶继给同性恋赐福之后,天主教会的下一个争论焦点的是承认女牧师。去年,教皇方济各在教皇厅历史上首次任命三位女性为圣座主教部的新成员,参与世界各国主教的遴选,以此做出改变。意大利小说家安伯托·艾柯在长篇小说《玫瑰之名》中讲述了一个相信神的真理固定不变的神职人员杀害其他追求变化的神职人员的连环杀人案。主人公威廉修士在抓住犯人后高呼道:“将我们从对真理的执着中解放出来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终极真理。”希望天主教会在遵循教理的同时能够智慧地接纳这个世界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