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期四個月、聖地一百年:阪神甲子園球場誕生秘辛
於1924年8月1日正式啟用的「阪神甲子園球場」,如今迎來一百周年。這座現今作為阪神虎隊的主場,同時也是夏春兩季日本高中棒球全國賽的比賽場地,連賽事本身都被暱稱為「夏季甲子園」及「春季甲子園」,可說是所有高校球兒們的「聖地」。而甲子園球場之所以會誕生,自然也和日本高校野球息息相關。
1915年,「全國中等學校優勝野球大會」首次舉辦。由於戰前的日本採取五年中學制,因此是「中學」而不是現在所熟知的「高校」。當時日本棒運正如火如荼地發展,各地早就陸續出現區域性的中學盃賽,進而出現了正式的全國級中學棒球賽事。
在那個甲子園球場尚未問世的年代,首屆比賽辦在大阪的豐中球場。雖然豐中球場號稱是當時「東洋一」的棒球場,但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還是比較簡單,像是沒有環繞整座球場的大規模觀眾席,很多場邊球迷都是席地而坐。由於觀眾數很快就超出預期,使得賽事在1917年,搬到了兵庫的鳴尾球場。
然而棒球熱潮不斷加溫,鳴尾球場也漸漸容納不了眾多狂熱球迷。1923年兵庫縣代表甲陽中學,對上京都代表立命館中學的比賽,比賽在三小時前就已經滿場,開打當下更有上萬名球迷入不了場。這事件引起主辦單位朝日新聞的重視,急忙想尋覓其他可替代場地。
阪神電鐵其實也早就意識到場地不夠容納的問題,因此在1922年就已經確保土地,準備進行運動場的建造計畫。除此之外,鳴尾球場本身其實是一座周邊都是賽馬道,被賽馬場所包圍的棒球場。1923年日本競馬法成立,開放馬券購入後,使得球場本來就有被賽馬俱樂部收回去的風險。而阪神電鐵的競爭對手阪急電鐵,則是在1922年蓋好了「寶塚球場」,因此要是阪神處理不當,弄不出可替代的球場,中學野球這塊能吸引人潮的大餅,就可能因此不保。
於是,阪神命人前往美國視察,帶回了紐約巨人主場「紐約波羅體育場(Polo Grounds)」的建築圖。阪神又以此建築圖,下令技術師野田誠三設計球場。雖然阪神高層勉勵野田要打造「東洋第一的棒球場」,但是野田當初並未隨行前往美國。雖然他接到任務後,曾希望赴美實地觀察,或者至少拿到另一座洋基球場的圖做參考,但都未能如願。於是野田只好硬著頭皮,靠著手中有限的資源盡量研究。特別是對於觀眾席的坡度,和球場內的距離該怎麼抓等等,煞費不少苦心。但野田最終也因為設計甲子園球場的大功,日後入選了野球殿堂。
於是在於1924年3月16日,阪神的新球場正式開工,施工承包商為往後也曾修築大阪城天守閣,技術頗受肯定的大林組。就在四個多月後,這座仿效美國大聯盟,號稱能夠容納高達8萬名觀眾(包含5萬人的坐席及3萬人的外野站位),連日後貝比魯斯到場比賽,都不禁表示「Too large!」的球場正式完工。
就算以現在的進度來看,四個月就能蓋好一座大型棒球場,也都難以想像。之所以效率這麼快,除了前述阪神急著要弄出新球場的壓力之外,一方面是剛好碰到施工期間,降雨天數比往年少。另一方面則是當時也沒有勞基法,只要多付加班費,工人們就非常樂意延長時數。即使到了深夜,也能從阪神鐵路去接電,點亮燈泡「挑燈夜戰」。就連大林組自己都坦承,即使現在要在四個月左右,蓋出一座同規模的球場,也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球場完工之前,原先因該土地之前是被填平的河川「枝川」,因此暫稱此場地為「枝川運動場」。完工後,則因干支適逢甲子年,於是改稱為「阪神電車甲子園大運動場」。值得注意的是稱作「大運動場」而非「棒球場」,事實上除了棒球以外,該場地也曾辦過足球、橄欖球,甚至還曾在1938年,特別大老遠從新潟運雪,舉辦跳雪大賽過,現今也並非只用來舉辦棒球賽事。
剛建成的甲子園形狀也比較特別,當時本壘到中外野大牆的距離為119公尺,至左右邊線則是110公尺。然而,從本壘到左、右外野中央深處,卻長達128公尺,以本壘朝上來看平面圖,則像是一個四個角較圓的梯形。這也讓早期非常難在這座球場轟出過大牆的全壘打,多是讓守備員苦苦追趕,靠著腳程跑出來的場內轟。這項特點正是參照了紐約波羅體育場,主打能應對多種運動項目的設計。
剛完成不久的甲子園球場,在8月13日立刻迎來了首次全國中學大會。值得紀念的第一場比賽,由北海中學碰到靜岡中學。由於靜岡先攻,因此第一個站上場投球的,是北海中的手島義美。結果在這個日本前所未見的豪華場地內,手島因為太過緊張,第一球竟然直接投出砸在護網上的大暴投。事後手島坦承,他那時體感的距離特別遙遠,簡直像是從二壘在投球一樣。雙方也打得非常激烈,直到延長賽第12局,北海才以再見內野安打擊5比4敗靜岡。
當時中等棒球大賽可以免費觀戰,直到這次移師甲子園,才終於針對內野指定席收取票錢。即使如此,觀眾依然絡繹不絕。原先預估多達五萬人的座位,恐怕得花上十年左右,才能見到填滿的一天。沒想到在大會開幕後的第四天賽事,由代表在地兵庫的第一神港中學對上東京的早稻田實業時,就創下了滿場的紀錄。
在這場史上唯一的甲子園開幕賽會,台灣則是由台北商業學校代表出賽。最終在大會奪冠的則是廣島商業學校,時任總教練為石本秀一。當年他們奪冠後,從廣島車站到學校聚集了上萬人夾道熱烈歡迎。往後石本也投入職棒,先後執教過大阪虎、廣島鯉魚、中日龍等多支球隊,同時也是廣島鯉魚創隊的初代總教練。
1924年,朝日新聞的對手每日新聞,開始在春季舉辦「選拔高等學校野球大會」,首年比賽場地雖選在名古屋的山本球場,但隔年仍移師甲子園,成為現在暱稱的「春季甲子園」。不只日本學生賽事越來越火熱,阪神自己也在1935年成立職棒球隊,1936年聯盟成立後,首次正式比賽也是挑在甲子園舉行。同時間明治神宮球場為大學等賽事使用,後樂園球場、西宮球場等場地則尚未建成,因此阪神也是聯盟創立之初,唯一一個有自家球場的隊伍。
往後二次大戰爆發,日本棒運停擺,甲子園球場轉變為軍用設施,曾經遭到空襲火災,也曾因糧食不足,開始利用場地種田。1946年因球場仍受美軍管理,使得中學賽事暫時移到西宮球場舉行,隔年才又回到甲子園。甲子園本身也經歷不少改建,變為現今的樣貌,近年則是因為天氣異常炎熱,不時有是否該將賽事改到其他室內球場內舉行,或甚至是將甲子園「巨蛋化」的意見。
不過,「甲子園」這三個字,到底還是具有難以估計的份量,使得相關計畫必須從長計議。畢竟這座球場誕生過太多故事,太多球星,太多記憶。光是高校(中學)野球,就從吉田正男、嶋清一、別所昭、王貞治、江川卓,到荒木大輔、清原和博、松坂大輔、齋藤佑樹、吉田輝星等等,無論哪個世代的棒球迷,幾乎都能找到自己那個時代的「甲子園英雄」,台灣過去也有投出過無安打的伊藤次郎、以及創下嘉農傳奇的吳明捷等人,在甲子園大賽中有精彩表現。這些橫跨世代,帶給無數球迷的感動,正是甲子園承載百年歷史的重大意義,進而昇華為「聖地」的原因。
▪ 《台灣棒球訂製書》募資中👉加贈台灣英雄抗韓經典特報 只送不賣!
▪ 中華隊晉冠軍戰! 王牌林昱珉將先發抗日 12強賽最新戰況、賽程與比分表一覽
▪ 中華隊28人都是英雄 2024賽季成績一次看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