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12強賽/中華隊奪冠仍無法衝上世界第一 王者日本超難撼動

睡機場不再痛苦 全球10大對轉機、誤點乘客最友善機場一次看

被濫用、會成癮?失眠不容忽視 吃藥入眠「藥」小心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500期

文∕郭岳潭

根據食藥署統計,台灣每年安眠藥的使用量,在2014年國人服用約3億3900萬粒安眠藥,此數量足以舖滿一座雪山隧道的長度,到了2022年,安眠藥的使用量超過11.2億顆,把這些藥排起來可以環島15圈。安眠藥在台灣究竟有沒有被過度使用?使用安眠藥有哪些迷思以及需要注意的事情?

台灣近年來失眠問題日益嚴重,許多人選擇使用安眠藥來解決睡眠困擾。根據衛生福利部和健保署的數據,全台使用安眠藥的人數不斷攀升,已經超過450萬人,這意味著每5人中就有1人依賴安眠藥物入眠,每人每年平均服用約47.6顆安眠鎮靜藥。

每5人有1人,靠安眠藥入眠

根據健保統計,國人使用鎮靜安眠藥物人數逐年攀升,2018年已經達到427萬,一整年使用了9億1000多億顆安眠藥;到了2019年,安眠藥使用人數達435萬人,安眠藥使用量增加至9.5億顆。

2020年,健保署的報告進一步指出,最常使用的安眠藥佐沛眠(Zolpidem)的申報數量達到1億4300多萬筆,安眠藥總申報量達到10億1000多萬顆。2021年,台灣成人的失眠問題更加明顯;根據統計,每4名成人中就有1人飽受失眠之苦,而安眠藥的使用量也增加到10.5億顆。

到了2022年,全台安眠藥的使用量再度突破,健保資料庫顯示,全台醫療機構申報的安眠藥數量超過11.2億顆,這一年,台灣使用安眠藥的人數已經達到450萬人;若以每顆安眠藥厚度約0.2公分估算,疊起來的高度約4500座101大樓,如果將這些安眠藥排成一列,總長度足以環繞台灣15圈。

從2018年到2022年,使用安眠藥的人數從427萬增加至453萬,5年間增加了26萬人,總使用量也從9.1億顆增長至11.2億顆,創下10年來的新高,一年的醫療費用也超過了23億元。

早在2011至2019年間,台灣在全球安眠藥使用量的排名就已位居前10名;根據國衛院的調查,鎮靜安眠藥物的使用量在全球排名6至10名之間,到了2022年安眠藥使用量高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顯示出台灣安眠藥使用人口相當龐大。

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暨呼吸加護病房主任、輔仁大學醫學系講師林嘉謨指出,這些數據顯示出台灣的失眠問題不容忽視,失眠已成為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困擾,而安眠藥使用量呈現穩定增長的趨勢,過度依賴安眠藥的現象也引發了不少專家的關注,雖然安眠藥在短期內能有效緩解失眠,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依賴性和其他副作用,對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年齡越大,越依賴安眠藥

根據健保署的統計資料,年齡較大的族群較為依賴安眠藥,特別是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使用比例顯著上升,其中女性使用量高於男性,且年齡越高使用率越高。食藥署統計分析健保資料庫顯示,國人使用非苯二氮平類安眠藥盛行率最高族群為80歲以上女性,其次為60~79歲女性。

從健保資料庫開立安眠藥的處方發現,老年人有3成以上的人會求助於安眠藥物,但25到55歲的青壯年,求診開立安眠藥物的比例有2成以上,顯示台灣失眠安眠藥物的使用,青壯年也占了絕大部分的比例。

林嘉謨表示,安眠藥屬第3、4級管制藥品,均為醫師處方用藥,主要分為「苯二氮平類」(benzodiazepines,BZDs)和「非苯二氮平類」(non-BZDs),兩大類安眠藥的藥理機制相似,皆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透過抑制神經元的刺激,達到安眠與鎮靜的效果,常被用來治療失眠和焦慮症狀,有助於患者改善睡眠並減輕焦慮。

苯二氮平類安眠藥如Alprazolam、Estazolam、Triazolam、Chlordiazepoxide、Lorazepam、Estazolam等,常見的非苯二氮平安眠藥有Zolpidem、Eszopiclone、Zaleplon、Zopiclone,藥效比較短、效果較迅速,服藥後短時間內就能睡著。

安眠藥會成癮嗎?

林嘉謨認為,安眠藥物見效快、效果明顯且安全性高,在過去20年內,成為醫師處理失眠問題的主要選擇之一,許多失眠病患藉助安眠藥物來改善睡眠,可以有效緩解短期失眠症狀,應對失眠帶來的困擾,並幫助改善生活品質。

然而,儘管安眠藥在治療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社會大眾對於安眠藥物的看法,卻仍然充滿許多迷思與誤解,其中最普遍的擔憂是害怕藥物的依賴性或成癮,擔心會導致難以擺脫的依賴。

林嘉謨強調,在醫師指示下,合理使用安眠藥物並遵守處方建議,通常不會導致成癮;不過,安眠藥確實存在成癮的風險,特別是當長期濫用或過量使用時,會造成腦部對藥物的受器疲乏,可能導致身體產生耐受性,需要更高的劑量才能達到相同效果,最終導致成癮問題。

Box安眠藥的戒斷症狀

隨著長時間使用安眠藥,患者可能會出現戒斷症狀,包括:焦慮、煩躁、失眠、心悸冒汗等較輕微症狀,嚴重者甚至在停藥後,可能出現幻覺、癲癇、譫妄等症狀,當停止使用藥物時尤其明顯。因此安眠藥通常會建議短期使用,並逐漸減少劑量,避免產生依賴;若有安眠藥需求,應諮詢專業醫師,並遵循指示,減少成癮風險。

安眠藥會越吃越沒效?

林嘉謨說明,安眠藥的效果可能隨著長期使用而減弱,就是所謂的「耐受性」現象。當長期服用安眠藥時,身體會逐漸適應藥物的作用,導致需要更高的劑量才能達到相同的效果,這主要發生在特定類型的安眠藥,如苯二氮平類,鎮靜作用會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而減弱。

不過,藥物耐受性並非一夕之間發生,而是隨著安眠藥使用時間的拉長,患者可能會發現原來的劑量不再能有效幫助入睡,便容易陷入增加劑量的惡性循環,進一步加劇依賴問題。同時,長期使用安眠藥也可能導致戒斷症狀,當使用者突然停止服藥時,失眠的症狀可能比用藥前更加嚴重,這就是所謂的「反彈性失眠」。

為避免耐藥性與依賴的發生,通常會建議短期使用安眠藥,並採取其他非藥物的睡眠管理方法,如放鬆技巧、規律作息、改善睡眠環境等;若需要長期使用安眠藥物,建議在醫師的指導下逐漸減量,以降低耐受性的風險。

吃安眠藥會失智嗎?

研究發現,長期使用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物,與阿茲海默症風險有明顯關聯。使用少於3個月不會增加風險,但若使用時間達到3至6個月,患病機率增加32%;使用超過6個月,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甚至提高到84%。

林嘉謨認為,雖然服用鎮靜安眠藥物的人,有較高的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會,但並不代表藥物是造成疾病的原因,阿茲海默症患者可能早在疾病發作前幾年,就開始出現焦慮、失眠等症狀,因此醫師才會開立鎮靜安眠藥物來緩解症狀,患者是因為疾病引發這些症狀而使用藥物,而非藥物導致疾病的發生,無法證明兩者之間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

也有研究顯示,長期服用苯二氮平類鎮靜安眠藥物,可能影響大腦的記憶功能和認知能力,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被認為是與失智風險增加相關的原因之一;特別老年人使用這類藥物需更加謹慎,因為代謝功能較低,藥物在體內累積的時間較長,可能進一步加劇認知功能的損害風險。

吃安眠藥會增加意外風險?

林嘉謨提醒,服用安眠藥確實會增加意外風險,特別是跌倒、交通事故等意外。安眠藥的鎮靜作用會抑制中樞神經系統,使人感到昏昏欲睡,注意力和反應能力下降,在夜間和清晨時更為明顯,尤其是服用較高劑量或長效型安眠藥時,藥效可能延續至白天。

老年人的代謝功能減弱,藥物在體內停留的時間較長,更容易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此外,長期使用安眠藥可能導致失去對平衡和肌肉協調的控制,都會增加意外發生的機會。

林嘉謨表示,一般來說,使用Z-drugs會比BZDs安全,即便在Z-drugs之中,各種藥物對於GABAA接受器的專一性還是略有不同,像是Zopiclone專一性相對低,有較明顯的肌肉鬆弛效果,再加上其較長的半衰期,相較於Zolpidem與Zaleplon有更高的跌倒風險。此外,各種併用藥物,例如:抗焦慮或抗憂鬱藥物等,也會提高跌倒風險,開立處方時應一併考慮。

為降低意外風險,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使用短效型安眠藥,並在起床後確保身體完全清醒才進行活動。此外,患者應避免自行調整藥物劑量,並配合非藥物的治療方式來改善睡眠,降低長期依賴安眠藥帶來的意外風險。

安眠藥會致癌嗎?

有研究發現,服用BZD類安眠藥的民眾,罹患腦癌風險比一般人高出98%,罹患食道癌風險提高59%,胰臟癌的罹癌風險增加41%,膀胱癌和攝護腺癌風險,也分別增加39%以及36%;但子宮頸癌、乳癌、卵巢癌風險反而下降。

林嘉謨認為,關於安眠藥是否會致癌的問題,科學界尚未有確定的結論,雖然研究顯示長期或過量使用安眠藥的患者,罹患某些癌症的機率相對較高,但這些結果是否直接由藥物引起仍存有爭議,目前沒有充分的證據證實安眠藥會直接致癌,仍建議患者應謹慎使用,並避免長期依賴。

林嘉謨補充,安眠藥導致癌症風險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作用、睡眠紊亂對身體機能的長期影響,以及某些藥物可能具有的潛在致癌作用;也有研究指出,服用安眠藥的患者通常伴隨其他健康問題,如慢性疾病或不良生活型態,本來就可能增加癌症風險。

使用安眠藥注意事項

➊短期使用

一般安眠藥的處方基本原則為短期處方,建議剛開始使用最好不超過2至4星期,當睡眠穩定後,逐漸減少使用量和頻率。

➋有需要再服用

建議安眠藥的使用應該在有需要時再服用,如果患者預料會失眠,或認為隔天需要充足的精神狀態以應付重要活動,在嘗試其他非藥物方式無效的情況下,若半小時內仍無法入睡,就可以直接服用安眠藥。

➌使用最低有效劑量

鎮靜安眠藥屬於精神作用藥物,藥效取決於血中濃度和藥物動力學,中樞神經的清醒與睡眠系統如開關般運作,只要達到適當的藥物濃度即可促進睡眠。因此,避免使用高劑量安眠藥,不僅能減少副作用,也能降低停藥或減藥後反彈性失眠的風險,因為高劑量的強效與速效,易導致患者對藥物產生心理依賴。

➍逐漸減藥

如果多次嘗試減藥仍無法完全停藥,只要長期服用的劑量維持在低水平,並不需要強行停藥,目前沒有研究顯示,長期低劑量使用安眠藥,會對身體產生任何長期或累積的副作用。

➎安眠藥勿擅自停藥

停用安眠藥應與醫師討論,採用逐步減量的方式,切勿自行停藥,否則可能導致戒斷症狀和反彈性失眠,進而形成心理依賴,建議由醫師幫助制定適合的減藥計劃,確保安全有效地停藥。

➏不可與酒精併用

酒精與鎮靜安眠藥之間有嚴重交互作用,若已有使用鎮靜安眠藥的患者,更不可與酒精併用,以免加重鎮靜安眠藥的副作用。

➐不可自行隨意增加劑量

服用安眠藥感覺無效,千萬不可自行改服一次多顆,或一次多種的劑量,不當使用、濫用安眠藥,容易在無形間對藥物產生依賴、甚至成癮,進而出現耐藥性、記憶力減退、反彈性失眠或其他戒斷症狀。

➑不要自行購買安眠藥

遇到失眠問題時,不應自行購買安眠藥,應先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與睡眠習慣,找到可能的原因;如果失眠問題持續,應及時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建議,以確保安全有效的治療,避免不必要的風險。

延伸閱讀

兒茶素比綠茶還多!抹茶8大超狂好處,減重、失眠、抗憂鬱都要喝

熟女每晚睡2小時頭暈心悸 中醫施針給藥一覺到天亮

醉女遭撿屍下藥性侵直播!200觀眾無人報警 結局悲慘

罷免高虹安團體發不自殺聲明 盼支持者來現場保護志工

相關新聞

被濫用、會成癮?失眠不容忽視 吃藥入眠「藥」小心

根據健保統計,國人使用鎮靜安眠藥物人數逐年攀升,2018年已經達到427萬,一整年使用了9億1000多億顆安眠藥

家有糖尿病患 如何準備一家人的三餐?嘴饞時又該怎麼辦?

糖尿病一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排行,因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多而複雜,如果沒有控制好,後期可能併發心血管、腦中風、腎臟病、視網膜病變、神經病變等諸多問題,是相當棘手的疾病。

颱風過後氣溫降!秋燥酷酷嗽 營養師推6種白色養肺食物(附食譜)

肺是五臟中唯一直接與外界相通的臟器,對於自然界的風寒暑濕燥火等邪氣的影響最甚。中醫認為,五臟的「肺」對應五色的「白色」,多食用白色食物,可預防、緩解秋燥傷肺,提升整體免疫力。

張金堅:從精準醫療到元宇宙健康照護

元宇宙於醫療保健領域之應用可細分為:疾病治療(包括行為健康、心理健康、疼痛管理、復健等)、遠距醫療(包括遠距監控及疾病診斷等)、手術視覺化(包括術前規劃、手術過程視覺化)、醫學教育(包括醫學技能模擬訓練)、健康管理與健身等類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