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土城家樂福揹兒子走路 新北父跌倒「9月男嬰頭部撞地」…命危送醫

美核武預定地遭入侵...不明無人機群連3天現蹤 傳F-15E急升空追逐

12強冠軍戰今晚登場!全台最豐盛應援場在這 雞排、星巴克、爆米花免費供應

主管霸凌反說自己是受害者 部桃醫提醒霸凌被害人這樣做

職場被霸凌怎麼辦?部立桃園醫院心理醫師蘇柏文提醒第一步要學會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還可以找可以信任的朋友發牢騷,和求助心理醫師。記者鄭國樑/攝影
職場被霸凌怎麼辦?部立桃園醫院心理醫師蘇柏文提醒第一步要學會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還可以找可以信任的朋友發牢騷,和求助心理醫師。記者鄭國樑/攝影

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科醫師蘇柏文提醒,職場中,當主管或同事的不當對待致工作氣氛緊張,許多人選擇隱忍,內心的委屈無處宣洩,萌生辭職念頭。然而有些人因經濟壓力,不得不繼續忍受職場高壓,時間一長,失眠、焦慮等身心症狀隨之而來;一些人面對貶低或辱罵後逐漸喪失自信,陷入憂鬱無望,甚至選擇輕生。

蘇柏文指出,面對職場霸凌時,關鍵在於安撫照顧內心的無奈與憤怒情緒,為自己找到支持與出口,建議受害者可以嘗試3種方法:「找同事發牢騷」、「與信任的親友訴說委屈」、「尋求心理專業協助」,釋放壓力並化解心中的負面情緒。

蘇柏文分享臨床遇到許多因職場霸凌而求助的案例,患者因主管公開言語羞辱、否定或貶低、情緒勒索而產生如失眠、手抖、心悸冒汗等症狀,這類霸凌者多為中階主管,許多被霸凌者在目睹同事相繼離職、向人資部門求助無果後,內心的無助感與恐懼感不斷累積,甚至被負面情緒吞噬。

「當被霸凌的心情無法排解時,學會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是第一步」,蘇柏文強調,只有在情緒穩定後,受害者才有力量為自己發聲,甚至有效尋求外界的援助。

蘇柏文說,另一方面,情緒控管不佳的主管往往難以自我反省或尋求協助,他們可能因追求完美或害怕被否定,甚至認為自己才是被霸凌者,將期待落空的恐懼與焦慮投射到他人身上,並透過貶低或否定他人來掩蓋自身責任。

桃園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林俊佑補充,當職場霸凌帶來的委屈與憤怒持續無法釋放時,應儘早尋求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的協助,進一步探索自己被困於負面感受的原因。透過心理治療,職場霸凌受害者可以逐步重新整理內心,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擁抱更好的生活。

部立桃園醫院心理醫師蘇柏文提醒職場被霸凌者因應的方法。圖/衛福部桃園醫院提供
部立桃園醫院心理醫師蘇柏文提醒職場被霸凌者因應的方法。圖/衛福部桃園醫院提供

情緒勒索 職場 霸凌

延伸閱讀

公務員之死…留下2封信 疑家屬發聲內容曝光

職場霸凌受害者典型反應曝 醫師分析關鍵原因籲快覺醒

3司長疑涉霸凌!衛福部次長證實「2人具名舉報」

公務員之死燒起職場霸凌MeToo 他預言「史上最嚴重的民怒潰堤」

相關新聞

她勸不要隨便踏出舒適圈 一票過來人有共鳴:每天都很痛苦

每個人找工作的想法不同,不論是想挑戰自己還是想輕鬆一點,都大有人在。一名女網友有感而發地奉勸大家不要隨便踏出舒適圈,因為會被折磨到心態變得很負面,貼文也讓不少過來人心有戚戚焉。

遭辭退卻被塞大量工作 新鮮人拒絕後被公司威脅:可以弄死妳

遇到勞資問題,如有疑慮,應蒐集證據找勞工局申訴,保障自身權益。一名女網友發文求助,她畢業後入職一間公司,未料被辭退前丟給她一堆工作,拒絕之後甚至被威脅,公司不僅沒退保也不拿辭職單給她,更離譜的事,公司打電話指責她「憑什麼離職?」,對此,網友們建議可找勞工局申訴。

女秘書請生理假遭刁難 怒將「帶血衛生棉」丟主管桌上

依法規定女性受僱者因生理日致工作有困難者,每月得請生理假一日,然而其實有許多公司並不允許生理假。有網友分享,公司女同事請生理假遭刁難,她氣到直接將「帶血衛生棉」丟到主管的桌上,接著轉頭走人。其他人直呼「我一直想做的事居然有人實現了!超猛!」

洪申翰還沒上任 印尼家庭看護工今到勞動部陳抗 促薪水比照基本工資

家庭看護工薪資多年來與基本工資不同調,許多勞動團體長期呼籲家庭看護工的工資應比照台灣的基本工資,台灣照顧勞動產業工會(S...

影/移工團體呼籲勞動部調升家庭看護工工資 與台灣基本工資相等

自2007年以來家庭看護工的工資被排除在基本工資之外的政策,未能與基本工資接軌,預計到2025年台灣的基本工資將達到新台...

主管霸凌反說自己是受害者 部桃醫提醒霸凌被害人這樣做

衛福部桃園醫院精神科醫師蘇柏文提醒,職場中,當主管或同事的不當對待致工作氣氛緊張,許多人選擇隱忍,內心的委屈無處宣洩,萌...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