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親自執掌國安委?
2013年11月1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11月13日,外媒及中國國內媒體繼續解析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的公報內容,該公報普遍被認為"老調重彈"。公報中提到中國首設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成為焦點,公報指出,國安委將負責"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 據中國媒體"財新網"網摘,該機構由中央政治局委員、政法委書記孟建柱負責籌建,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和新任中央政法委員會秘書長、國務院副秘書長汪永清參與籌備。常設機構中,委員會將成我國第5大國家機構。
香港《南華早報》今日報導認為,國安委將有利於中共高層進一步集權,成為集黨內外軍政大權的第五大權力機構,也有利於習近平進一步扮演政治強人。香港《星島日報》稱習近平將親自執掌這個機構。《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研究員李成觀點認為:"中國官方將更好地協調情報、軍隊、外交、公安和國防部門的合作,這給予國家主席極大的權力,但還不足以改變中共集體領導制"。美銀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分析師認為,除習近平坐國安委頭把交椅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外長王毅等其他官員也將是國安委成員。
"以國家安全為名來維護利益集團"
旅美政治學者王軍濤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上世紀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曾試圖走向一種嶄新的改革方向,即走向一個更自由開放的體制;但在幾十年的中共執政中,這個目標並未真正實現。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國家安全委員會,直接扭轉了這一並未完成的改革之路:"是以國有安全為名,實際是維護以太子黨為核心的利益集團,通過黨國的高度重建、和黨國高度集權的政治體制來維護利益,但以國家安全為名來應對內外挑戰。"
王軍濤指出,中共面對的內部挑戰即為新的民間力量和不同於共產黨的聲音;外部挑戰來自於代表主流文明方向的國家和勢力,國安委應對內外挑戰為名,可以打通各方面的權力以集於習近平一身:"在這個體制上,實際上打通了外交、國防、紀檢、安全,所有涉及到對共產黨挑戰的領域,全部劃到這個機構下,來掌管和調配資源。"
海外媒體"博訊網"在昨日下午發文稱,國安委將超越公安、國安、中紀委,成為一個極為特殊的部門,重點是意識形態和輿論。習近平將任國家安全委員會的主任。如果不出意外,孟建柱任副主任,而最近仕途看升的傅政華,將任國安會的秘書長兼任公安部長,現任公安部長郭聲琨會調任政法委副書記。
這些消息都未得到中國官方證實。王軍濤表示即使習近平不能親自掌舵國安委,也會任命親信來執掌,這個打通多個權力環節的"集權"不會旁落他人:"就像蘇聯的克格勃時代,即使總書記不是克格勃的首領,也會任親信來擔任;從文革以來,共產黨的總書記實際上是集體領導中的一員,比其他人並沒有更多優勢,但成立國安委,各個領域都向他負責,不僅是軍隊、安全部門也向他負責。"
國安委對內還是對外?
新浪微博網友"醫療律師劉曄"分析:"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設立確實是放在創新社會治理這一章節,所以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職責應當不是國防,而是對內。"
《華爾街日報》報導也認為國安委可能加強國內安全機構的力量,更好的應對因污染、土地和腐敗引發的中國民眾抗議活動,及西藏和新疆等地的動蕩狀況。
11月13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國安委是否針對日本此前設立的國家安全保障會議而設?對此秦剛表示日本不要對號入座:"毫無疑問,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恐怖分子緊張了、分裂分子緊張了、極端宗教分子緊張了,總之那些想威脅和破壞中國國家安全的勢力緊張了",秦剛說法似與《華爾街日報》報導觀點相諳合。
國務院前秘書俞梅蓀認為,當前中共面臨的外部挑戰並不嚴重,而國家安全委員會應該將工作重心放在國內的維穩上:"應該是主要針對國內老百姓的,原來周永康的維穩搞得民怨沸騰,以後維穩更厲害了。"
"黨國體制下,談國安委'姓黨'還是'姓國'沒有意義"
有媒體起底國安委成立的歷史,香港《蘋果日報》披露江澤民時代就有此構想,1997年中國就提出成立"國家安全委"的方案,後因故未能實施。國安委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後"橫空出世",由於官方對此機構沒有更為具體的介紹,網友不斷探詢,到底是"黨機構"還是"國家機構"?
旅居美國的新媒體人北風也發出疑問"誰知道這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黨裡的機構,還是會成為國務院法院檢察署之後的另一個國家級的機構?如果是前者,是不是首次有黨內的機構冠以'國家'字樣名稱?如是後者,是否需要通過修憲來架設這個系統";中國知名律師劉曉原表示:"國安委要成為第五大機構,必須要有憲法依據。"
但王軍濤表示,探討國安委"姓國"還是"姓黨"是沒有意義的:"這是黨國體制的話,那麼國家是被黨綁架的,就像現在的體制下談'軍隊國家化'沒意義一樣。"
作者:吳雨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