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密釀源自德國
2013年1月6日(德國之聲中文網)1868年至1888年將近2百多萬德國人移民美國開創新生活,美茵茨的貝靈哲兄弟也是其中一員。一開始弗里德里希(Friedrich Beringer)在紐約做商人,雅各布(Jakob Beringer)也於1869年追隨他來到紐約,但他並不喜歡美國東海岸的這個大城市。貝靈哲兄弟以前在家對葡萄種植很有經驗。雅各布聽說美國西海岸土壤肥沃氣候宜人,於是他們倆遷居到了加利福尼亞。
1861年普魯士移民查爾斯‧克魯格(Charles Krug)在加州的納帕谷創辦了當地的第一家商業性的葡萄園,雅各布成為這家企業的總裁。酒莊在一場大火中受到重創,艱難的恢復過後"查爾斯‧克魯格"成了當今美國與"貝靈哲"齊名的最具標誌性的葡萄酒品牌之一。
最初的創新
1875年雅各布和弗里德里希開始單干,收購了聖赫勒拿島75英畝的葡萄園。他們按照萊茵河邊的木結構建築風格建造酒廠,是一座氣勢挺拔的小樓,有17個房間,今天已經成為了當地的熱門景點。
一開始貝靈哲兄弟就顯現出了葡萄種植業先驅的氣質以及與之相匹配的商業頭腦。他們雇傭了當時剛剛在美國建設完鐵路正在四處找工作的中國人,修建了一條很深的地下隧道系統。在長年高溫的納帕谷,隧道裡巨大的空間成為了一個理想的酒窖,因為這裡面溫度能一直恆定在最適合葡萄酒生產和儲存的14.5攝氏度。"他們還有很多創新",目前負責貝靈哲酒廠的胡克女士(Laurie Hook)娓娓道來。"其中一項獨創在葡萄種植中利用了萬有引力的原理,他們把葡萄用馬車拉上山,然後讓葡萄汁自動從上往下流到發酵室。"這項技術被沿用到今天的有機葡萄酒加工上。經驗教會人們,越少用泵抽運葡萄酒,酒的品質就越好。
除此之外,貝靈哲兄弟還建立了一個自己的葡萄酒學校,傳播釀酒的微生物學知識,他們邀請了歐洲的專業人士來幫助促進行業的發展。很久以後美國其它地區和歐洲才設立的類似的機構。
為生存而掙扎
19世紀末20世紀初葡萄根瘤蚜摧毀了歐洲大部分的葡萄和釀酒業,卻也為貝靈哲兄弟擴張酒廠和日後的成功創造了機會。他們的葡萄酒銷售不僅在美國業績出色,還出口到了很多當時因瘤蚜災釀酒業癱瘓了的國家。
1918年美國實施禁酒令,禁止在美國境內任何一個地方生產和交易酒精飲料。這對大多數北美的釀酒廠意味著倒閉。納帕谷酒廠的產量減少了90%以上。貝靈哲酒廠依靠生產"宗教用酒"--聖酒的許可得以存活。1932年有人預測禁酒令將會被解除,當時釀酒廠的總裁阿布魯西尼(Fred Abruzzini)決定賭一把,下令大量釀酒,產量遠遠高於當時被允許的範圍。雖然風險很高,但最終還是得到了回報。1933年禁酒令被解除,"貝靈哲"以最快的速度解了美國人的酒饞。
遊客提供了新收入的來源
隨後幾年,酒場的大門開始為廣大的遊客開放。為納帕谷的葡萄酒旅遊業拉開序幕。今天成群結隊的遊客不僅僅沖貝靈哲酒廠而來,同時也會游歷整個納帕谷,欣賞歷史悠久的建築和酒廠。除了昂貴的紅酒他們還會帶走各式各樣的紀念品。
像其他擴張中的企業一樣上世紀70年代以來貝靈哲酒廠也多次易主。今天1200公頃種植面積的酒廠隸屬於澳洲一家國際性的葡萄酒商Treasury Wine Estates Ltd。貝靈哲兄弟創立的葡萄酒學校也在繼續,除了為葡萄酒專業人士提供課程,還在1984年建立了"烹飪中心",教授美國的廚師葡萄酒和菜餚的搭配與結合。
對現任總裁胡克女士來說最關鍵的是酒莊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並沒有改變,她說"酒莊從建立至今一百多年間一共有過七任總裁,每一任都執著於一個理念--好酒需要時間和對酒深刻的理解來釀造。"
美國至今擁有三十二萬公頃葡萄園,是德國的三倍。絕大多數葡萄園坐落於加州。雖然納帕谷只有1.8萬公頃,但是這裡的葡萄酒在創新和品質方面都屬於全美最頂尖的。
作者:Günther Birkenstock 編譯:南風
責編: 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