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萊塢看中國
2012年10月5日1964年由奇坦‧安南(Chetan Anand)執導的電影《Haqeeqat》,意即"真理",就屬於少有的幾部以中印邊境戰爭為題材的的寶萊塢電影。正如片名所稱,安南試圖通過電影的手段,從印度的視角出發,描述1962年10月發生在世界海拔最高的戰場上、在極端艱苦的氣候條件下的那場戰爭給士兵帶來的苦難。1970年,奇坦‧安南的弟弟戴夫‧安南(Dev Anand)執導的《Prem Pujari》也以中印戰爭為題材,把中國人描繪成十惡不赦、甚至以開槍打死跑進中國境內的狗為樂的壞人,並對印度第一任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的說法大為嘲諷。尼赫魯曾長期注重中印友誼,把中國人稱為"兄弟"。
壞人和滑稽模仿的對象
不過印度電影出現的中國人並不只當壞人,中國人也常常是滑稽模仿的對象。1958年,寶萊塢一代豔星、享有舞神之譽的海倫(Helen)以影片《Howrah Bridge》(郝拉橋)一舉成名。片中她鳳眼扮相,手舞玲瓏扇,唱一曲《Mera nam chin chin chu》(意即我的名字叫Chin Chin Chu),把片中的男性們勾引得神魂顛倒。這首歌的歌詞毫無意義,旋律簡單讓人聽之不忘,曾紅極一時。
2009年,又有一部影片以中國為滑稽對象,即功夫喜劇片《Chandni Chowk to China》(《月光集市到中國》,又譯《從印度到中國》),但該片票房結果並不很佳。片中,印度超級影星阿克謝‧庫瑪爾(Akshay Kumar)扮演了一個在德裡老城著名的月光集市區工作的小廚。兩名中國人認定他就是自己家鄉一位英雄的轉世,因而把他帶到遙遠的中國。當然,阿克謝在中國必得經過次次險情考驗,最終皆大歡喜。
近在眼前卻又遠在天邊
不過,寶萊塢的影片很少涉及國外。有的話,也首先是天堂般的瑞士。如果內容不是在綠色山谷中的鶯歌燕舞,其鏡頭則會對准像倫敦這樣的大都市。印度人對此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很多印度人在那裡學習、工作、生活。影評人布拉馬特麥(Ajay Brahmatmaj)自己上世紀80年代曾在中國生活多年,他表示,雖然一些印度電影也進入了中國,但印度的電影人還是感覺以中國做題材很困難。雖然歷史上有過像東晉高僧法顯、唐僧玄奘這樣的人物到過印度,試圖在兩國之間搭建橋樑,但拍攝歷史影片,成本極高。"寶萊塢的電影就是要有舞蹈、音樂、動作、樂子。反映歷史題材或人物的電影,和寶萊塢不相稱。"
對中國成就的欽佩
不過現代化的中國,尤其是中國的經濟成就,還是令印度電影人著迷的。印度導演班納吉(Dibakar Banerjee)今年夏天就推出名為《上海》的影片,把上海和上海的繁榮發展視為夢幻般的樣板。不過影片中表現的印度並非真實的印度,而是假想的、充斥腐敗和犯罪的印度,作為上海的對立面。影評人布拉馬特麥表示,印度導演即便有機會到中國拍片,也根本想像不出該怎麼拍。"一方面是語言問題,其次是天氣。如果再從拍電影的角度來看的話,中國人的面孔對印度人來說還是挺陌生的。印度人更熟悉的是歐洲人的面孔。"
在中國獲得成功的印度電影
中國影院幾乎不放映什麼印度電影。中國每年只許進口20部外國電影,過去甚至更少,因此中國觀眾看到的主要還是好萊塢的影片,或者韓國電影,後者在文化上更接近中國。不過2011年,由印度超級明星阿米爾‧汗(Aamir Khan)主演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卻得以進入中國,獲得巨大成功。
拉茲‧ 卡普爾(Raj Kapoor)執導的《流浪者》(Awaara)可謂是印度電影進入中國的先驅之一。今天還有很多年紀較大的中國人,說起印度人,就認為女的該像麗達,男的該像拉茲--《流浪者》的男女主角。影評家認為,這部電影之所以在中國如此成功,是因為它的主調很接近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強調不分貧富貴賤,人人平等的理念。曾撰寫過卡普爾傳記的楚克澤(Jayprakash Chowkse)表示,許多電影是現實社會的寫照,但電影也可以起到牽線搭橋,改善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的作用。"但為此我們需要政治上的協助。我們的電影應該在中國放映,但反過來,印度也應該向中國電影敞開大門。"楚克澤強調說,印度和中國這兩個擁有幾千年文化的國家應該強調其共同之處,並舉例說:"甘地在中國也受到無限崇敬。"
作者:Nikhil Ranjan 編譯:施彥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