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語媒體:中國不是第二個日本
2023年8月31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瑞士出版的《新蘇黎世報》刊登題為"泡沫破裂?中國不是第二個日本"的長篇客席評論,指出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讓很多人想起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但作者認為,中國政府有可能應對巨大的經濟挑戰,走出困境。文章回顧了近數十年來中國經濟取得成功的背景:
"中國領導人的成就是,把經濟的全面開放和現代化推進到相當的程度,不僅克服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下的長期匱乏,而且造就了一個歷史性的經濟奇跡。這一成功一方面得益於國家的干預,另一方面則是依靠私營經濟的全面發展。
毫無疑問,這樣一種雙軌的發展也使中國經濟變得容易受到某些西方工業社會也會遇到的問題的困擾。眼下,中國經濟同時面對多重衝擊,包括資本大規模外流、景氣低迷以及勞動力市場上的瓶頸。不少情況與日本在1989年及其後兩個'失去的十年'遇到的困難很相似。"
但作者認為,中國的經濟走勢重蹈日本覆轍的可能性不大。"可以預見,與2008年至2010年的金融危機期間類似,在經濟情況變遭到長期衰退之前,中國政府會大力進行干預,即使不得不為此增加負債。在意識形態至上的習近平的領導下,可以預期,這些干預措施會要求經濟活動的參與者越來越多地表現出對黨派政治的順應與配合。"
在回顧和日本和中國現代的發展歷史後,作者指出,兩個國家的現狀並不具備可比性,尤其是在法治安全、公民自由度方面:
"即便僅僅聚焦經濟實力來比較日本和中國,也必須意識到:中國人,即使他們不參與政治,也是不自由的。中共會盡一切可能來避免出現長期的通貨緊縮,因為長時間的經濟困境會讓社會矛盾緊張的危險上升。
最終的問題是,中國為克服目前的經濟困難肯付出何種代價。在習近平領導下,矯正措施與此前2008到2010年世界金融危機期間的大型提振經濟舉措相比,應該會更具國家主義和意識形態特徵。"
中國房企爆雷讓外資緊張
《南德意志報》關注了中國房地產企業碧桂園陷入的困境。報導指出,今年上半年,虧損將近60億歐元,這也引起了外國投資者的警覺。
"碧桂園迄今是中國最大的私營房地產開發商,項目主要在中小城市。該企業的債務已經高達1780億歐元,其中四分之三來自外國投資者。據碧桂園稱,目前已沒有流動資金可用來償還債務,因為大部分資金處於託管賬戶,要用來支付建築企業,讓工程完工。投資銀行野村證券的專家估計,碧桂園有100萬套房屋在建。據美國摩根大通銀行的專家推算,要讓這些房屋完工,需要近400億歐元。
房地產業在中國的經濟產出中佔比達到四分之一。為了避免危機繼續惡化,政府開始下場干預。例如廣州放寬了住房貸款標準,北京、上海和深圳和其他一些二線城市可能會跟進。據業內人士稱,國有銀行還會降低現有的房屋貸款利率。"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