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納電影節閉幕,「頤和園」很失意
2006年5月29日廣告
英國老導演肯.羅奇(Ken Loach)的《風吹稻浪》(英文: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出人意料地奪得金棕櫚大獎。評委會大獎頒給了法國人布魯諾.杜芒執導的《弗朗德勒》。兩部電影都是以戰爭題材,政治主題鮮明。 《風吹稻浪》反映的是英國的愛爾蘭衝突血腥起源,《弗朗德勒》的歷史背景則十分模糊。評委會主席王家衛說,本屆電影節的競爭如同「充滿了驚奇的雲霧」,評委們看到了「多種多樣的、十分精彩的競賽電影」。
最佳導演獎獎由來自墨西哥的導演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裡多獲得,他的送展影片是《巴別塔》(主演是好萊塢影星布拉德‧皮特)。最佳編劇獎得主是西班牙導演阿爾莫多瓦的《回歸》。
本屆電影節標新立異,最佳男女主角成了集體獎,共有11位演員同獲男女演員了該獎項獎。阿莫多瓦執導的《回歸》裡面的六位女演員(其中包括佩內洛普‧克魯茲)一起奪得最佳女演員獎,講述二戰中為法國效力的非洲士兵故事的法國電影《光榮之路》中的5位男演員則共同贏得最佳男演員獎。
頒獎儀式上,德國新星、青年男演員達尼爾.布呂爾(主演過「再見,列寧」)親手將評審團獎頒發給英國導演安德裡亞.阿諾德(參賽影片為《紅色之路》)。最佳金攝影機獎由羅馬尼亞青年導演克內琉.博魯姆伯執導的處女作《布達佩斯島》獲得。最佳短片金棕櫚獎由挪威導演博比.佩爾斯的影片Sniffer獲得。
事先被行家看好的索非亞‧科波拉的參賽影片《瑪麗皇後》滿盤接輸。中國導演婁燁的「頤和園」也顆粒無收。,「頤和園」因涉及中國八九學運這樣的政治主題而在中國沒有通過審查,雖然審查者的藉口是「技術問題」。中國導演王超的恐怖片《江城夏日》獲得小獎系列「一種關注」單元的最佳影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