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襲門」連累德國學術界
2013年2月7日(德國之聲中文網)杜塞道夫大學取消了聯邦教育部長沙萬(Annette Schavan)的博士頭銜。因為她的博士論文中沒有清楚的標注引用的文字。教育和科研部長沙萬本人早已承認,在論文中確實范了一些"疏忽大意"的錯誤,但她堅決否認抄襲的說法。杜塞道夫大學現在做出的這個決定對沙萬來說可謂是致命一擊,對於德國的學者來說也是如此。
針對沙萬的指控已經存在數月。2012年5月,一位匿名網民在名為 "schavanplag.wordpress" 的網站上第一次公開了針對沙萬抄襲的指控。其中指出,偏偏是現任負責主管科研的沙萬部長無視學術研究的規則,抄襲其他學者的文章。
德國高校聯合會主席肯普恩(Bernhard Kempen)向德國之聲表達了他的擔憂:"我擔心,現在的這些事情會讓人對學術界產生天天瞞天過海、欺騙大眾的印象。"這位科隆大學的國際法教授不僅僅自己在80年代寫過博士論文,他身上也肩負著捍衛德國學術界形象的重任。德國高校聯合會代表的是學術界的利益。而肯普恩本人最大的擔憂就是,沙萬的"抄襲門"會讓德國學術界損失信譽。他指出:"信譽是我們在和其他國家打交道時的貨幣。只有在他們對我們的學術頭銜都認可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在國際上取得成功。不然,整個體系都將受到連累。"
"德國博士頭銜的卓越聲譽"
教育和科研部長沙萬在過去的幾年中,確實取得了一些國際上的輝煌成就。在德國,有超過50萬人靠從事研發工作養家餬口。德國從出口科研密集型產品和擁有專利這兩方面來說,在世界上都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不僅如此,外國科研人員也把德國視為從事高水準科研的寶地。僅2010年,就有3700名外國籍博士生在德國完成了博士論文,他們當中47%的人在德國攻讀的學科是數學以及自然科學,另外的15%是工程技術專業。
來自義大利的馮塔納(Anna Fontana)選擇了德國作為從事科學研究的地方,並正在這裡書寫博士論文。德國科研部特別重視吸引這樣的年輕學者來到德國。該部的網頁上寫著:"來德國攻讀博士學位有許多理由。"第一:"德國博士頭銜的卓越聲譽。"
抄襲門影響德國學術界信譽
馮塔納認為: "這樣的醜聞當然會給德國學術研究的可信度帶來負面影響。"她認為,代表德國高質科學研究的科研部長現在自己身陷抄襲門,本身就是一件很矛盾的事情。 馮塔納敢就這個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是一種非常勇敢的行為。諸多其他科研機構的博士生都一概拒絕了德國之聲的採訪詢問。人們不願意對沙萬的事情說些什麼,因為最終是她和她領導的科研部負責給科研機構分配資金。
儘管關於沙萬抄襲門的討論正進行的如火如荼,但博士生馮塔納並不擔心自己的工作成果的價值會有所降低。她堅信自己的科研能力,也對博導老師-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所長恩德爾(Joachim Ender)充滿信賴。 馮塔納說:"導師甚至會仔細到不讓我們在計算微積分時犯任何錯誤。"她希望,導師在國際科研領域的良好聲譽能夠給自己的工作成果帶來價值和可信度。
作者:Clara Walther 編譯:任琛
責編:李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