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中東走「平衡木」
2016年1月19日(德國之聲中文網)習近平已經于1月19日抵達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開始對中東三國進行為期五天的訪問。這是中國最高領導人2009年以來首次訪問沙烏地,2004年以來首次訪問埃及,2002年以來首次訪問伊朗。從時機上來說正值國際社會幾天前剛剛宣佈取消對伊朗的制裁措施,原因是該國已經按照協議,減少了核項目的規模。
外交推進?
另外,習近平訪問的時間正值伊朗和沙烏地關係陷入緊張之際,也助長了有關中國可能想成為伊沙之前潛在調和者的猜測。但包括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國際事務教授萊弗裡特(Flynt Leverett)在內的分析人士相信,這樣的猜測難免有些"誇張",因為習近平早在一年前就開始制定此次拜訪中東的行程。
萊弗裡特斷定:"一旦抵達該地區,習近平無疑會在最高的層面上強調雙方應該表現克制,並努力緩和雙邊的緊張局勢。除此以外,中國不太可能為自己樹立外交上的角色。"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朱智群也同意這種說法。這位專家指出,中國在中東的首要關注點是經濟和戰略。所以習近平的此次訪問不會有意解決地區爭端。
朱智群向德國之聲表示:"習近平主席有可能強調中國的政策,主張必須通過對話來和平解決爭端。但是,任何希望中國擔任起誠實的中間人角色,讓衝突各方進行對話的人都會感到失望。"
機會之窗
習近平原本計劃於去年春天拜訪這中東三國。但由於沙烏地當時在葉門展開軍事行動,原本的訪問計劃被延期。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亞洲項目研究員斯莫爾(Andrew Small)分析稱:"這次延期已經成為一種政治上的敏感問題,對於伊朗來說尤其如此,因為該國爭取這次訪問已經有一段時間。但除此以外,中國推遲訪問也是想等到伊朗核協議開始生效。"斯莫爾補充說,習近平花了這麼長的時間才踏上拜訪中東三國的旅程,更說明這個地區對於中國領導層來說具有怎樣的"政治挑戰性"。
所以說,北京在中東依然小心行事。事實上,這五天的行程相對來說其實很短。習近平當時拜訪英國一國的時間幾乎是這三國時間的總和。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tham House)研究員米夏爾-邁丹(Michal Meidan)向德國之聲表示:"與徹底調和相比,習近平更注重避免冲突。他拜訪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的安排是為了保持平衡。所以現在成行的原因也許是考慮到事態惡化前的機會之窗。"
不僅僅是石油
隨著伊朗準備再次向世界開放,許多人認為中國的當務之急是採取措施,鞏固它與該地區各國的關係。實際上,中國確實想加強和中東展開一系列合作關係,包括在衛星技術、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領域。
結果就是,包括斯莫爾在內的分析人士相信北京政府想迅速行動,成為首批能夠完全從伊朗的開放中獲益的國家。中國官方媒體新華社在有關報導中已經暗示了這一點。
伊朗和"一帶一路"
伊朗的重要性也植根於該國在中國"一帶一路"佈局上的關鍵性角色。它是這一跨大陸海陸運輸線上的一處重地。
事實上,伊朗是"一帶一路"規劃的途經國家之一。這一規劃能夠讓中國的能源供給實現多元化。據分析人士斯莫爾稱,伊朗也是地區內少數幾個和中國軍方及情報部門建立聯繫,而且沒有與對手美國結盟的國家。
這也就意味著,習近平此次訪伊的主要焦點是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和中方的投資。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和伊朗宣佈簽署的合作項目規模會有多大。從理論上來說,伊朗是中方投資可以大舉進軍的國家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此次帶給德黑兰的"干貨"會比給利雅德的多。許多人都等待著中國是否會和伊朗簽署修建一條連接烏魯木齊和德黑蘭的高速鐵路合同。但正如斯莫爾所說,伊朗也知道在接下來的時間內會有其它的"追求者",所以也不想和中國走的過近。
在這種情況下,習近平要走的"平衡木"就是在和伊朗深入发展关系的同時,不讓沙烏地阿拉伯感到不快。
就埃及來說,該國是中國阿拉伯世界外交的關鍵點之一。隨著兩國建交60周年,習近平對開羅的拜訪將帶有喜慶的氣息。而且開羅也對"一帶一路"熱情有加,專家們預計兩國將就此達成某些協議。
所以朱智群分析稱,習近平此次拜訪沙烏地、埃及和伊朗這三個中東國家的主要成果將是經濟上的。"和這些中東國家建立良好的友誼對於'一帶一路'來說至關重要。所以,合作將是此次習近平訪問的主要議題。"
使用我們的App,閱讀文章更方便!給yingyong@dingyue.info發送一封空白電子郵件就能得到軟體和相關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