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梅克爾築歐洲堡壘以自救
2018年7月3日(德國之聲中文網)過去兩周對梅克爾總理而言,如果概括成"決定命運的日子",那便是地道的輕描淡寫。過去兩周是決定歐洲難民政策總方向的一場艱苦卓絕的鏖戰。獲勝的是主張歐洲關門自閉的那股力量以及代表他們的政治家。他們希望今後能夠阻止人們踏上經地中海的那條充滿死亡恐懼的逃亡之路。加強邊境保衛以及在北非建立難民營,讓難民在那裡等待審批的結果,如果被歐洲接收,是因為以下兩種可能:獲得了政治避難的身份,或者可以充當勞力。今後在歐洲境內,也會實施更嚴厲的政策。從理論上說,今後難民將被安置在某個中心或營地,他們的案子會得到迅速處理。不受歡迎者將迅速被遣返。
德國政壇的鬧劇
宏偉的藍圖。它是梅克爾上周與歐洲同僚們商議出的結果,也是梅克爾對自己迄今的開放邊界政策的徹底否定。正是這些計劃讓德國聯邦內政部長回心轉意,從而結束了一場政壇鬧劇,而德國的聯合政府也由此暫時避免了破裂的命運。
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不僅對德國,也是對歐洲。只有民粹煽動者才期待,在前景並非明朗的今天,歐洲最大的國民經濟體跌入一場後果不堪設想的政府危機。德國穩定全局的作用太重要了。正是這一原因,讓梅克爾得以迅速召集歐盟峰會,並在會上促使歐洲就新的移民和難民政策的框架達成一致。歐洲清楚在目前的局勢下梅克爾的重要性。
不是回答挑戰
迫在眉睫的危機雖然告一段落,但無論如何,它不是對挑戰的真正回答。該在哪些北非國家修建難民營呢?大部分北非國家迄今對此都是持拒絕態度。同哪些國家可以進行這樣的合作呢?至少那裡對人權得有最低標準的保障吧。如果難民不能繼續流亡,誰負責向他們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從阿爾及利亞傳來的最新畫面讓人們看到,包括兒童和孕婦在內的數千人,在沙漠裡受著攝氏50度高溫的煎熬,他們就這樣被活活渴死、餓死。黎巴嫩這樣的國家已經接收的難民人數比歐洲國家接收的總和還多。這也是歐洲關門自閉政策的真實的一面。
問題多於答案
歐洲內部面臨的問題現在也遠遠多於它能提供的答案。目前也並不清楚,難民營都建在哪些國家。哪些政府會最終答應減緩義大利和希臘的難民壓力。這兩個國家有著歐洲最長的海上外部邊界,收留的難民也最多。德國聯盟黨以所以達成妥協,也是因為歐洲方案的模糊性。唯一可以迅速落實的,是加強保衛歐洲外部邊界。歐洲邊界海岸保護署的忙碌日子即將到來,與此同時,生產製造柵欄的公司也將迎來黃金時代。
3年來,梅克爾為一個富有人性的難民政策而進行奮斗,其中當然有過失。給民眾的解釋常有疏漏,技術上也有失誤。但現在,國內的氛圍,新的政黨格局,歐洲局勢,加上聯合政府中的姊妹黨基社盟的發難,使得她不得不改弦更張,走上強硬的難民路線。
儘管如此,助困境中的人們以一臂之力是她深刻而又樸素的信仰,這不會動搖。今後她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不僅建柵欄,還要迅速推動出台移民法,與北非建立合作關係,支持當地人的努力,讓人們不再走上逃亡的道路。
柵欄和邊界哨所可以為歐洲政府帶領片刻的安寧,但它們不是持久性解決方案。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