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歐美關係告別冰川時代
2007年11月12日終於可以喘一口氣了。大西洋兩岸關係的冰川時代已經結束。上周,美國總統布希與法國總統薩科奇、德國總理梅克爾的會晤充分顯示了各方的意願,希望展開各自雙邊關係的新篇章。
曾是東德物理學家的梅克爾和身為匈牙利移民之子的薩科奇在各自訪美的過程中展現出完全不同的氣質。薩科奇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時大談法美兩國在伊拉克戰爭之前長期的友好關係,熱情迸發,對美國愛慕不已,卻對伊拉克戰爭引起的兩國關係不和謹慎起見隻字不提。薩科奇必須小心不要象英國前首相布萊爾一樣,成為布希的「哈巴狗」。因為,如果想要擁有發言權,就必須同對方平起平坐。
梅克爾就聰明多了。在與布希的關係得到穩固之後,梅克爾接受邀請前往布希的私人牧場,這意味著得到了布希總統的信任。而這種信任一旦獲得,即便遇到困難時期,也將長期維持下去。這一點,布希總統已經多次證明。
不過,對於建立親密的夥伴關係來說,重要的不單是梅克爾和薩科奇的個人氣質與命運。各方都知道,布希的總統任期所剩無多,德法兩國領導人屆時均須同布希的繼任者打交道。因此,要及時轉轍易道。
在總統任期的最後一年裡,布希將會盡力做補救的工作。儘管他反復強調,他的政策並不跟著民意測驗結果走,要對他政策的效果進行評估還須加以時日。但是,他也並不願意毫無政績的下台。
無論是美國,還是德法兩國都已認識到,雙方缺一不可。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美國都是唯一擁有足夠強大的資源與意志、領導解決危機地區問題的超級大國。但美國也需要有力的聯盟夥伴。向美國前任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那樣,將「老歐洲「一筆勾銷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而新加入歐盟國家所組成的「新歐洲「要想在實力和影響力上與德法兩國比肩,還需經過一段漫長的道路。
歐洲也意識到,無論是科索沃地位問題,還是中東問題,抑或是全球氣候變遷,歐洲都無法獨自解決。歐洲需要美國。在伊朗核爭議問題上亦是如此。因為,倘若哪個國家希望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這一爭議,都需要獲得美國的支持,因為倘若各種途徑均告失敗,美國將不會怯於派兵參加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