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姆布魯克博物館50周年
德國杜伊斯堡市的威廉‧雷姆布魯克博物館是一個國際雕塑展覽中心。從1964年開始至今,歐洲任何一地都未曾有過如此規模的現代雕塑作品展覽。
現代雕塑聖地
1964年代的杜伊斯堡是德國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因此也成為建造一個雕塑中心的理想之地。它是戰後的首個現代博物館,也是為了紀念雕塑家威廉‧雷姆布魯克(Wilhelm Lehmbruck)而建。
作為整體藝術的博物館
博物館的環境優美,位於杜伊斯堡市火車站附近的一座公園內。博物館的建築設計師是德國著名雕塑家威廉‧雷姆布魯克的兒子曼弗雷德‧雷姆布魯克。博物館於1964年建成投入使用。
現代主義建築
曼弗雷德‧雷姆布魯克(Manfred Lehmbruck)在採用國際風格的基礎上對博物館的建築進行了更加誇張的設計。該建築沒有牆體,只有玻璃。內部和外部界限模糊。獨特的設計被視為是一個建築奇葩。
雷姆布魯克個展
曼弗雷德‧雷姆布魯克不僅建立了戰後的第一個現代博物館,也使其父親的雕塑作品有了展覽之地。1964年這些作品首次重新展出。雷姆布魯克雕塑的一個主要特徵就是四肢超長。
時代的受害者
雕塑家威廉‧雷姆布魯克1919年逝世。他的經歷典型地反映了20世紀初的狀況:納粹誣蔑他的藝術作品是墮落的藝術品。戰爭結束後,為了表示對他的尊重以及重新恢復他的城市兒子的名譽,因此建造了以其名字命名的博物館。
雷姆布魯克的收藏
建築師雷姆布魯克也成功地展示了戰後藝術。面向公園的中央大廳就像是一個玻璃展覽櫃,供參觀者瞭解100年來的雕塑藝術史。所有作品都清晰地顯示了社會動蕩年代給藝術作品留下的痕跡。
趨於抽象
隨著100年前現代主義藝術的流行,雕塑和造型的概念也已發生根本的變化。創作題材不再像19世紀初所流行的那樣僅僅是人物,動物和靜物。1914年貝林格創作了第一個抽象的雕塑:「三和弦」,試圖把握住雕塑中的和諧理念。
互動雕塑
只要按一下電鈕,便車輪嘎嘎作響,生鏽的鐵條和鐵鏈摩擦發出噪音:瑞士人Jean Tinguely 用廢鋼鐵和其他廢料創作的這一機器造型藝術品使他成為全球著名藝術家。在這裡,參觀者成為藝術活動的積極參與者。Tinguely 的創作理念是:動態代替靜態,樂趣代替完美。
非物質化雕塑
雕塑材料非物質化興起於60年代。就像美國人丹‧弗萊文(Dan Flavin)的作品,使人感覺到卻看不見摸不著。歐洲任何一個地方, 甚至巴黎的蓬皮杜文化中心,也未能像杜伊斯堡的雷姆布魯克博物館這樣,收集了如此多的現代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